肇庆市怀集县大岗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怀集县大岗镇人民政府2014年9月传承优秀文化谱写教育新篇——怀集县大岗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自评报告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是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提升地方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在怀集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岗镇以创建省教育强镇为主要抓手,全面改善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以教育优先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良好成效。一、基本情况大岗镇位于怀集西区,距县城20多公里,是怀集县农业生产大镇。全镇总面积118平方公里,辖20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8.79万人。大岗镇地形开阔,气候温和,雨量集中,物产丰富,是怀集主要粮产区之一,素有“吨谷镇”之称。镇内盛产稻米、黑蔗为主,兼植玉米、木薯、番薯、花生、水果、茶叶等农作物,无公害蔬菜、水果等优农产品畅销县内和珠三角等地。2013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3.83亿元,人均纯收入9931.4元,镇级经济实现持续发展。大岗镇民风淳朴,教育发展历史悠久,“置学田”、“立科费”、办村塾、办社学等兴学之风由来已久。明朝期间,扶溪乡武威堂的石超玑、石摄补等七人先后考取了贡元、进士的佳话,成为了当地兴学育才的典范。而时任广东省军区副司令的岑华、世界军人运动会拳击冠军高林志、全国男子拳击锦标赛冠军黎家赵等都是我镇当代各类人才的杰出代表。在这块自然资源丰富,田园风光优美的土地上,勤劳淳朴的大岗人民世代传承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播种着振兴教育的绿色希望。近年来,大岗镇党委、政府在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积极推动全镇教育事业不断跃上新台阶。目前,大岗镇设有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小学3所,小学教学点17个,幼儿园9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在校初中学生5915人,小学生7944人,学前三年在园(班)幼儿2640人。中小学教职工742人,幼儿园教职工225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职工25人。二、主要做法与成效(一)党政高度重视,推动教育跨越发展1.强化政府职能,责任落实到位镇党委、政府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出发,始终把教育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认真落实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制定出台了《大岗镇委镇政府关于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决定》、《大岗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创强”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和分管教育的镇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村(居)委会主任和中小学校长为成员的“创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人点对接,责任倒逼”机制,制订了镇四套班子成员、镇直单位联系挂钩学校制度,镇教育部门派出专人蹲点“创强”学校进行指导。镇党政主要领导带领班子成员定期督查,落实职能部门履行创建教育强镇的责任,促使全镇“创强”工作有序快速推进。2.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创建合力为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我镇召开了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动员大会,把教育“创强”列为镇年度宣传工作重点。利用电视、电台、报刊、信息网等新闻媒体分专题、多角度对“创强”工作进行全方位宣传,在镇公路沿线设置“创强”宣传牌10多个,张贴悬挂宣传标语、横幅30多条。印发了《致全镇学生家长的一封信》16000多份,把“义务教育宣传月”活动和创建教育强镇工作相结合,使“创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民心。目前,全镇形成了党政高度重视,部门履行职责,各方大力支持,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3.多方筹措资金,确保经费投入我镇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但镇党委、政府坚定信心,想方设法,积极拓宽筹资渠道。除了向县财政积极争取“创强”资金外,我镇还发动社会各界支持“创强”工作。镇干部、乡民热烈响应,踊跃捐资18.8万元,镇外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热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手,慷慨解囊,其中澳门励群校友会捐助25万元为莫屋小学建造了电脑室、图书室、篮球场,广州IN167团队捐资30万元为白鹤小学兴建一层学生饭堂楼房,南海狮山镇政府捐助32万元为四宝小学建造篮球场、围墙、厕所等,南海同乡会捐助23万元完善了大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