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鲁京津琼专用)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7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VIP免费

(鲁京津琼专用)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7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_第1页
1/21
(鲁京津琼专用)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7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_第2页
2/21
(鲁京津琼专用)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7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_第3页
3/21
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呈现出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有所发展但受经济政策制约的特征。可按以下四条线索进行整理。线索1古代农业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线索2古代手工业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状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线索3古代商业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线索4古代的经济政策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影响因素。第17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程内容]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一、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农业耕作工具的改进——从耒耜到曲辕犁(1)夏、商和西周: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2)春秋战国:铁农具出现。大约在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战国中后期,铁犁用于牛耕。(3)西汉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4)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早已出现了曲辕犁。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2.农业耕作方式的进步——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主要耕作方式之一。(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出现少量青铜农具。(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借助铁农具和牛力的农业耕作方式。3.耕作技术(1)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垄作法。(2)汉朝:出现了二牛一人犁耕法和赵过推行的代田法。(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我国农业耕作技术成熟定型。4.耕作制度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江南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5.农业经营方式(1)千耦其耘: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2)个体农耕①出现: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自耕农经济产生。②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③评价:自耕农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但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使它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6.水利设施的兴修(1)治理黄河: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2)水利建设①春秋战国时期的芍陂、都江堰和郑国渠较为著名。②西汉也陆续建成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③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工程,如西域地区的坎儿井。(3)灌溉工具:翻车、筒车等。7.土地制度的演变(1)井田制①概况:夏、商、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②瓦解: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战争频繁,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③公元前594年,鲁国按亩收税。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2)封建土地私有制①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加以确立。②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③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知识拓展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1)过程①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得到初步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②中唐以后,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③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特点①经济重心的南移伴随着北方人民的南迁。②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战乱时期最为突出。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④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1.手工业成就(1)冶金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鲁京津琼专用)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7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