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强化练三从弱国外交到大国外交一、选择题1.(2018·德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8)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陷后,两江总督何桂清恐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去与英、法等国领事联络,宣布:“粤事应归粤办。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咸丰帝在给何桂清的上谕中也认为“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这说明当时()A.中央集权削弱B.地方官员主动适应国际外交C.地方自主性增强D.满清政府缺乏现代国家观念答案D解析材料“咸丰帝在给何桂清的上谕中也认为……”,地方上书中央,不能反映中央集权的削弱和地方自主性增强,故A、C项错误;材料“广州城陷后……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不符合近代民族国家的外交理念,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广州城陷后……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可知清政府从官员到皇帝都缺乏近代民族国家的理念,故D项正确。2.(2019·湖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题,28)(天国)认为与外国“彼此通商,理所当然”……通过对外贸易,太平天国购进了大炮、火药和粮食等军需品,并大量出口丝茶……不过为了获取军火武器,称外国人“尽是兄弟之辈”,准许英人在南京江面停泊兵舰,以“保护”英国过往商船。以上材料突出反映了()A.中国沦为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B.太平天国昧于国际交往准则缺乏外交经验C.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采取“中立”政策D.太平天国借自由通商与列强发展友好关系答案B解析材料说的是太平天国的外交活动,太平天国主张和外国人正常交往,但又允许英人在南京江面停泊兵舰,以“保护”英国过往商船,这是不符合外交惯例的,反映了太平天国昧于国际交往准则缺乏外交经验,故B项正确。3.(2018·邢台高三12月质量检测题,10)1895年,在中日《马关条约》的谈判过程中,李鸿章曾想把第一款修改如下: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并放弃对朝鲜内政的干涉,同时要求日方保证朝鲜为“局外之国”。其目的是()A.试图确保中国东北边疆的安全B.配合日本对外扩张的步骤C.顺应民族独立的世界历史潮流D.极力维护晚清的朝贡体系答案A解析从材料“要求日方保证朝鲜为‘局外之国’”中可以看出,李鸿章希望通过朝鲜的“中立化”,以阻止日本对朝鲜的独占,继续确保朝鲜半岛成为中国东北边疆的一个安全屏障,故A项正确。4.(2018·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题,30)自1943年1月起,中国陆续与英美等国签订平等新约,废除了列强享有的治外法权、租界、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等在华特权,收回了过去所丧失的诸多国家主权……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大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隆重的签字仪式,中国代表顾维钧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的大国地位由此获得体制性确认。上述材料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在于()A.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C.为中华民族开辟了一条民族独立和国际平等的新路D.中国以自己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赢得国际声誉答案C解析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也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在于为中华民族开辟了一条民族独立和国际平等的新路,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国在抗战中的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这一信息,故D项错误。5.(2018·泉州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题,14)读下表时间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949.10~1950.1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朝鲜、蒙古、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越南1950.4~1950.10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据此推知,1949年10月~1950年10月,新中国外交()A.倒向社会主义苏联一边B.重视团结亚非拉国家C.“一边倒”并超越意识形态D.独立自主与不结盟答案C解析建交国家既体现“一边倒”,也有非社会主义国家,故C项正确。6.新中国成立后,英国政府即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断绝与国民党当局的外交关系。同时又保留台湾领事馆,还在联合国就中国代表权问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