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工业文明的前奏——近代前期的世界1.命题点:18世纪前半期,法国知识阶层思想活跃(2018·全国卷Ⅲ)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尝试解题]________A[材料的主旨是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思想的变化,不是宫廷文化,故B项错误;当时法国专制王权强大,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不代表平民,由此不能得出贵族与平民平等的结论,故D项错误;材料的关键信息是“思想极为活跃”,联系18世纪的法国可知,A项符合题意。]2.命题点: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2017·全国卷Ⅲ)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D.法律至上[尝试解题]________C[法国的国民公会是普选产生的,是对君主专制的否定,是民主得到发展的体现。法国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体现了人民主权学说和社会契约思想,故C项正确。]3.命题点:16—18世纪的奴隶贸易(2018·全国卷Ⅱ)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1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尝试解题]________A[奴隶贸易是欧洲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对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故A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由题干材料无法判断奴隶贸易对英国殖民帝国形成的影响,C项不符合题意;奴隶贸易达到极盛是因为发展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需要,故D项错误。]4.命题点:佛罗伦萨13世纪后半期的社会现状(2017·全国卷Ⅱ)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尝试解题]________A[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反映了当时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及其影响力的增强,A项正确。]5.命题点:世界市场的形成(2015·全国卷Ⅱ)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尝试解题]________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18世纪60年代,英国最先开始进行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英国不断向国外输出工业品,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原料和包括茶叶在内的消费品,D项符合题意;17、18世纪的英国,等级观念明显,故A项错误;仅从英国茶叶消费群体的变化,无法得出英国崇尚东方生活方式的结论,且这一结论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故C项错误。]题号命题特点第1题情境设置沙龙聚会,一个信息交流、思想交锋、集体批判、讨论学术的场所。以此创设情境,更易让考生置身其中去思考问题角度转换题目考查的是思想传播的氛围,而非传统的“启蒙思想2的内容、影响”等第2题论从史出对材料中国民公会的性质应从政治理念上进行阐释,即代表了革命中全体人民的利益第3题形式灵活以柱状图作为命题的材料依托,信息直观、清晰第4题角度新颖不是考查文艺复兴的成就,而是文艺复兴的兴起背景第5题转换思维以茶叶在英国消费的变化,分析判断世界市场的形成一、14—17世纪“发现”的时代1.“人的发现”:文艺复兴(1)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现世享乐,反对来世和禁欲主义。(2)文艺复兴的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反对教会扼杀人性,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