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强化练五世界贸易通道的变化——从区域市场到世界市场一、选择题1.《管子》一书建议把“修道途,便关市”作为“输之以财”的重要方式之一。《孟子》记载宋国大夫戴盈之说:“(税率)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A.交通改善便利了商业发展B.区域性统一市场日渐形成C.区域间长途贸易不断兴起D.加大“关市之征”成为共识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便关市”“去关市之征”等内容都说明了各国政要向政府建议,要在本国范围内减少关卡、降低税率使国内贸易更加便利。这些建议反映了当时较为普遍的经济思想,顺应当时商业的发展对于国内统一市场的需求,反过来又促进了区域性统一市场的形成,为后来政治的统一创造了条件,故本题选择B项。2.明代谢肇淛《五杂俎》记载:“山东之市谓之集,每集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大至骡、马、牛、羊、奴婢、妻子,小至斗粟、尺布,必于其日聚焉。谓之“赶集”。……京师朔望,及二十五,俱于城隍庙为市,它时散处各方,而至此日皆合为一市者,亦甚便之。”由此说明草市()A.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B.分散经营和集中交易相结合C.开始突破时空的限制D.已经孕育着新的经济因素答案B解析草市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是在唐朝,故A项错误;“京师朔望,及二十五,俱于城隍庙为市,它时散处各方,而至此日皆合为一市者,亦甚便之”表明分散经营和集中交易相结合,故B项正确;开始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是宋朝的市,故C项错误;已经孕育着新的经济因素是指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3.从1540年到1644年这一百年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葡萄牙学者加良斯·戈迪尼奥因此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A.白银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货币B.新航路开辟导致国际贸易大发展C.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高度繁荣D.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需求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在明朝,当时商品经济发达,中外贸易兴盛,这是该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故选C项;A、B两项仅是该现象出现的条件,不是根源,排除。明朝中后期虽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白银的大量流入是因为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不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使然,且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亦是根源于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故D项错误。4.据史料统计,16世纪初中国金银比价是1∶6,欧洲是1∶12,日本是1∶10。据此推论正确的是()A.清朝初年中国商品经济发展B.推动了中国海禁政策的实施C.新航路开辟致金银汇率波动D.刺激了中国白银货币化发展答案D解析16世纪处于明朝时期,故A项错误;中国海禁政策的实施,与材料金银比价无关,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推断金银比价的不同是新航路开辟导致的,故C项错误;材料金银比价反映出明朝银价较高,受利益的驱使,日本、欧洲白银被大量运往中国,刺激了白银货币化的发展,故D项正确。5.明代《天下水陆行程》记载了以北京、南京为中心的114条全国水陆路程,其中苏、杭等地的记载最为繁密,还载有各地山川、市场、物产、旅社、船只、风俗、盗贼等内容。据此推断,作者编写此书旨在()A.为官府汇总民情奏报B.为藩国安排朝贡路线C.为游士介绍旅游资源D.为商贾提供行程指南答案D解析明清时期,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与材料中“全国水陆路程,其中苏、杭等地的记载最为繁密,还载有各地山川、市场、物产、旅社、船只、风俗、盗贼等内容”相符,故D项正确。6.1573年,菲律宾省督拉米沙礼斯报告西班牙国王说,西班牙也好,墨西哥也好,所能输出到中国去的货物,“没有一样不是中国所已经具备的。所以,对华贸易必须向中国输送白银”。由此,可得()A.中国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B.中国商品经济日益繁荣C.西班牙和墨西哥的经济走向萧条D.西班牙丧失了海上霸权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对外政策,故A项错误;西方商品“没有一样不是中国所已经具备的。所以,对华贸易必须向中国输送白银”说明中国商品经济的发达,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西班牙和墨西哥经济的发展情况,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西班牙海上霸权的丧失,故D项错误。7.新航路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