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福建省福安市溪潭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VIP免费

福建省福安市溪潭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2
福建省福安市溪潭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2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2.了解“板块结构”“大灭绝”“撞击说”等科学概念。3.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4.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5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1)辨音遗骸褶皱劫难追溯(2)释义遗骸褶皱劫难致密天衣无缝2.从课文注解得知,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请问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三、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多媒体显示:篇目项目说明对象说明角度说明顺序(写作思路)《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要求学生精读课文,填写上表。教师总结:两文都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道好称奇,科学需要激情,需要创新!四、揣摩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多媒体显示: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地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3.万一哪一天某个星球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4.即非常纯的沙子。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炭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五、联系实际,延伸拓展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请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多侧面,重联系、重沟通,力求观石激三层浪而举一反三。六、布置作业完成课课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福建省福安市溪潭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