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一课时)目标预设1、学习课文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感受阿里山风光的图画美,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2、品味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习本文融情与景、移步换景的写法。2、本文富有音乐美与情韵美的语言。教学准备1、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阿里山。3、准备歌曲《阿里山的姑娘》。预习导学掌握下列字词。风靡一时不堪一击接风洗尘草莽谛听山岚静谧瞬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播放《阿里山的姑娘》歌曲,滚动阿里山图片,学生跟唱,营造气氛,感受阿里山的美丽。二、课堂活动假设在座的都是游客,而你是个小导游,请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份阿里山的旅游解说词。温馨提示:可小组合作讨论,找出作者的行踪,然后抓住不同地点的不同景物,安排好说话的顺序就行了。还有啊,千万别忘了你是导游,要注意语态和礼貌哦步骤::1、小组合作朗读交流,划出游览行踪的句子。找出主要景点。归纳交代清楚游览的行踪:台北松山机场——台湾中部城市嘉义——阿里山站——神木明确知识点:移步换景2、请个同学上来做导游,要求交代清楚游览的行踪和主要的景点,并注意礼仪常规三、讨论探究1、阿里山给人留下的总的印象是什么?文中哪句话交代的?2、阿里山如画的风光主要表现在哪里?学生找出后,教师归纳并展示图片让学生欣赏3、作者把阿里山的景色描写的很美,请自选一处你喜欢的景色欣赏品读,谈谈你的感受,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提示:可从修辞、节奏、感情等角度考虑4、师生互动:感受语言的音乐美和情韵美。从感情的角度品味神木一段时,对神木的“神”需重点分析。由神木的创伤联想到台湾遭受的风风雨雨,由第六小节“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第八小节“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生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联想到有着古老而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进而体会作者渴望祖国同一的感情。四、拓展延伸如果我们启东要搞旅游开发,你准备怎样设计,请写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或画出切实可行的简图。注意:抓住地理位置,经济特征,文化氛围以及民风民俗等特点。布置作业完成相关练习附:板书设计风古式的火车景清澈的水潭美静谧的森林爱我河山如厚密的青苔爱我中华画无边的林海神奇的神木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