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网络构建][整体感知]一个主题: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全球化交相辉映。二大线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三个阶段: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20世纪7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和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当今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趋势。四个重点: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世界多极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大国间的博弈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联合国的变化1.(2018·全国卷Ⅰ)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1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A[材料中变化最大的是联合国中的非洲国家数量增加,这说明联合国成为第三世界新兴国家的平台,体现了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壮大,故A项正确。]以时空观念迁移考查战后国际格局的特点及影响2.(2019·全国卷Ⅲ)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B[材料“1947—1948年”美国拒绝向被指控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印第安人部族提供救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冷战已经开始,美国国家政策受意识形态影响,故B项正确。]3.(2016·全国卷Ⅱ)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D[材料关键信息:一是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二是美国新闻署资助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联系这一时期美苏争霸的史实可知,这一做法是为了拉近这些国家与美国的关系,故选D项;A项与材料中到非洲国家演唱无关,故排除;美国黑人爵士乐演唱家的非洲巡演属于文化活动,与展示美国经济实力无直接关系,故排除B项;C项与不结盟运动的时间不符,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故排除。]题号命题特点第1题材料直观以饼状图的形式展示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强调能力考查从四个时期饼状图的变化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解读的能力第2题转换思维社会现实:美国政府拒绝向面临饥荒的印第安人救济的深层原因是“有人指控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第3题材料新颖以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赴非洲等地巡演创设情境巧妙关联文化艺术与政治、外交的关系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1.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1)一个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2)两个原因①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因争霸和扩张产生矛盾。②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3)三个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对抗;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济互助委员会对抗;军事上,北约与华约对抗。(4)四个过程: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基础;“铁幕”演说,发出冷战信号;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冷战正式开始;北约和华约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5)五个影响:两大阵营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借鉴,推动了世界整体发展;大国强权政治恶化国际关系,造成朝鲜分裂、德国分裂;国际局势动荡和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妨碍世界经济发展;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展开军备竞赛,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2.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90年代初期)(1)表现:欧洲、日本、第三世界国家、中国等的崛起。(2)影响①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②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③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世界的多样性得到尊重。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0世纪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