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模块1 话题6 科举今昔教师用书-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VIP免费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模块1 话题6 科举今昔教师用书-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_第1页
1/5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模块1 话题6 科举今昔教师用书-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_第2页
2/5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模块1 话题6 科举今昔教师用书-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_第3页
3/5
话题6科举今昔近年来,公务员考试一直火爆,“千人争一岗位”已不是新鲜事。从现实的公务员制度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中国古代的科举选官制度,理解古代科举制等选官制度追求公开、公平、考试录用,对完善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借鉴意义。品主题纵横——知能提升一、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1.世官制时代(先秦时期)——按血缘和门第做官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也叫世卿世禄制。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按照宗法血缘关系世代相传,享有一定的采邑收入。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利用军功授爵的制度以替代世卿世禄制(由宗法分封制→专制官僚制度)。2.察举制时代(汉朝)——推荐才能品德高尚的人做官(1)概念:察举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员,通过考察向中央推荐士人或下级官吏的选官制度。它也是荐举制的精髓所在。(2)标准:理论上是德行和才能,东汉时,形式和实质背离,渐趋败坏。3.九品中正制时代(魏晋南北朝)——品评官评定授官(1)含义:中央选择中正官,对其当地人物德才进行评定,区分高下九等,成为授官依据。(2)推行:由于门阀士族势力强大,门第家世成为选官依据,既无从体现民意,也使皇帝用人权旁落到地方士族手中。4.科举制时代——依靠考试凭才能选拔人才(1)演变过程:科举制萌发于隋,以隋炀帝创立进士科为标志,经唐代、五代的发展,至宋走向成熟、完备。之后,科举制在元代遭受打击,明清时期得到恢复,但最终走向僵化衰落。1905年,清廷进行全面改革,科举制度被废除。(2)两大转变①选官主体变化——从世家大族到中央政府。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②选官依据变化——从血缘门第到学识能力。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3)特点标准的客观性以学识和考试成绩作为标准选拔人才方式的公平性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范围的广泛性不论贫富贵贱,皆可参加时间的延续性从隋朝开始,到1905年正式废除(4)评价是相对公正、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使平民阶层有机会进入统治集团,增加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把选拔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中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发展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是唐诗宋词繁荣的重要原因;以儒学为主要考试内容,还推动了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此外,还推动了官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推动世界文明进步唐朝选才的方法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1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并改造成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影响了社会心理科举考试的长期实行使中国古代社会普遍重视教育,形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心理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明清以来,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不允许随意发挥,禁锢了人们的头脑,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影响深远二、宋代的文官制度和英国的文官制度1.宋代科举制的发展(1)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北宋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进士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2)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宋太宗在位二十多年,科举取士近万人。(3)科举制的发展,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起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2.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过程(1)宋朝初年,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制定了崇文抑武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地位。正是由于“重文轻武”国策的确立,北宋文官政治格局逐渐形成。(2)宋仁宗时,进士出身的文人成为政治的主体,文人治国出将入相,全面掌权。3.文官政治对道德伦理观的影响(1)由于国家对文人的重视,士人的道德伦理观开始发生悄然变化,“以天下为己任”和“忠君”的意识逐渐成为士人修身的重要内容。(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模块1 话题6 科举今昔教师用书-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