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体系把握要点1.有关新航路开辟的3个关键点(1)四大原因: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商业危机、精神动力。(2)四大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西、葡王室的支持。(3)四大航海家: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2.有关早期殖民扩张的3个关键点(1)一个前提:新航路开辟。(2)三大影响:对世界市场、对殖民地、对殖民国家。(3)四种方式:野蛮掠夺、屠杀土著居民、黑奴贸易、不平等贸易。课题(一)新航路的开辟[回扣教材知识]一、原因及条件1.原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社会根源西方社会对黄金的渴求,形成“拜金热”,渴望到东方“寻金”直接原因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了地中海东部的广大地区,阻断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2.条件主观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建立起君主专制政权,希望获得财富,并热衷于传播天主教,支持开辟新航路客观条件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丰富精神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人文主义鼓励冒险,追求创新二、过程时间航海家支持国家主要贡献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抵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1497~1498年达·伽马葡萄牙从葡萄牙出发,绕非洲海岸到达印度1492年哥伦布西班牙渡过大西洋,抵达美洲;后又三次西航1519~1522年麦哲伦西班牙率领的船队完成人类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三、影响1.对欧洲“商业革命”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价格革命”金银贬值,物价飞涨;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文化领域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全新宇宙观的形成;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打击了教会权威殖民扩张西欧一些国家开始进行早期的殖民扩张,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也登上历史舞台2.对世界(1)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2)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进补课程知识]一、“商业危机”“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的区别1.商业危机是指旧商路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造成欧洲市场上的亚洲商品奇缺,物价上涨。2.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开始出现全球性的商业联系;商贸中心转移,各国商业地位变化。3.价格革命是指由于美洲大量金银流入欧洲,欧洲金银货币剧增,形成“通货膨胀”。它促进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而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财富相对贬值,走向衰落。二、郑和下西洋和西欧新航路开辟的比较郑和下西洋西欧新航路开辟不同目的扬威海外,以朝贡贸易换取万国来朝的盛况渴望到东方“寻金”和获得东方商品性质政治行为,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动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影响经济朝贡贸易使国力不堪重负,被迫停止航海活动;远洋航海业衰落获得巨额利润,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远洋航海业蒸蒸日上政治促进了东南亚的繁荣与稳定,扩大了明朝的政治影响,树立起中国人和平使者掀起殖民狂潮,造成亚、非、拉美的长期贫困落后的形象相同开创精神;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创举三、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1.经济上:使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被带到了亚洲。我国在明清时期引进并推广种植这些作物,使不适宜种植稻麦的贫瘠土地得到利用,粮食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欧洲人在中国购买商品,也推动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2.对外关系上: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葡萄牙侵占澳门,荷兰侵略台湾,中国开始了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斗争。清朝建立后,一度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3.文化上:出现了“西学东渐”现象。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东来,在中国传播基督教,并把西方的天文、数学、绘画、音乐等方面著作介绍到中国。中国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引入了西方的《泰西水法》,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引入了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等,为中国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探究重难知识]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材料]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