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项目设计内容备注课时第一课时课型精读课教具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课文内容。2.分析雨林毁灭的原因及造成的巨大灾难。3.掌握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作用。过程与方法讲练结合讨论教学法图文结合法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新课态度与情感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的环保观,意识到人与自然和相处的重要。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雨林毁灭的原因及造成的巨大灾难。2.掌握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难点运用所学的说明文知识学写事理说明文教学手段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适当融入谈话法、讨论教学法、图文结合法,自主合作探究性性学习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或设计意图1.导入:上节课我们上完课,有些学生就跟我说“老师,雨林太美了,我们还想欣赏欣赏。下面老师就满足大家的要求,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雨林的美丽(播放多媒体,边播放,边就图片进行解说)雨林不仅美丽神秘,而且繁衍着大量的动植物。这些植物为地球生命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氧气,而动物2.学生齐读课题,并对课题质疑,互相补充梳理。谈话法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则是非常珍贵稀有的。雨林为我们展现了美丽奇异的风光,那如果它消失了,毁灭了,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下面我们就来继续学习《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2.整体感知:让同学们在两分钟内速读课文,再次熟悉课文。2.让同学们在两分钟内速读课文,再次熟悉课文。3.自读课文,理解生字词。4.学生有感情地自读课文,读完后互相交流。给予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培养他们独立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3.双边互动: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几个问题,在书上可采用圈点勾画的形式找出答案。(出示多媒体)A.雨林以什么样的速度消失?B.雨林的毁灭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损失?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C.人类为何要破坏如此珍贵的雨林资源?D.破坏大气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5.学生讨论小结:A.题很容易,学生齐答: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B.雨林的消失会让人类丧失一大批物种。如果雨林遭到彻底毁灭,那么地球将面临第6次大规模灭绝。C.首先是伐木销售,其次是伐木建农牧场。D.会造成全球气温升高,冰川溶解,洪水泛滥等一系列灾难。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4.教师归纳小结:作者用大量数据表明,雨林的消失会让人类丧失大批动植物物种,而生命多样性的消失会给大气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引起6.学生思考,并自由回答。把学生的思路全球气温升高,冰川溶解、洪水泛滥等一系列灾难,甚至会使地球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引领到本文的主题上来。5.教师引入问题:本文作者为了使说明的事理更加明白透彻、清楚,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同学们回忆一下,说明文有哪些说明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并体会语言特点。(出示多媒体)7.学生讨论并回答: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课件展示为学生提供直观画面,学生通过视觉感知,感悟文章的内容。6.师:同组还有没有补充师肯定:第一组同学讨论的很充分,因而回答的较准确全面。第二、三、四部分以同样的形式进行,对于同学没有答到关键处的部分,教师要作补充。8.学生讨论(第一组讨论第一部分,以下依此类推,共分四组)讨论结束:第一组的学生回答:“刘易斯•斯科特的《雨林》一书列出数字表明,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相当于40多个足球场)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运用了引资料,列数字,做比较的说明方法。运用列数字“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突出了雨林毁灭速度之快,令人震惊,而相当于40多个足球场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给人更直观形象的感觉,让人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学生的语感能力。目惊心,体现了语言的准确、形象、直观的特点。7.归纳小结本节课内容: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曾警告人们说:“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