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归纳法【教学目标】1、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2、掌握数学归纳法的一般步骤,并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简单命题和整除性问题;【教学重点】数学归纳法【教学难点】通过“归纳-猜想-论证”,提升演绎推理能力和归纳、猜想、论证能力【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主要知识:1.归纳法:由特殊的事例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叫做归纳法。完全归纳法:逐步考查某个事例的所有可能的情况下,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叫做完全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证明与正整数n有关的数学命题的一种有效推理方法.2.数学归纳法是论证与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的方法,它的具体步骤:(1)验证当0nn时命题为真;(2)假设当0nkkn是真命题,推出当1nk时命题亦真;根据(1)(2)可得,对于一切0nn的整数n,命题为真.3.“归纳、猜想”是从若干已知事实中,探索和寻找出有关规律,从而猜测出一个未知的结论,猜测的结论不一定正确,需加以证明.一般步骤:(1)先根据题意求出1,2,3n等值时的一些特殊值;(2)通过观察找出几个特殊值中蕴含的内在规律,猜想对于正整数n的一般结论;(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上述猜想的结论成立.二、例题分析:考点一、数学归纳法的步骤1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1111234212nn1112nn1nNnn(1)则从k到1k时,左边要添加的项为.A.121kB.112224kkC.122kD.112122kk(2)则从k到1k时,右边要添加的项为.A.122kB.112122kkC.11121221kkkD.121k巩固练习:(1)1111()()1232fnnNnnnn,那么1fkfk—————————.(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1112nn131n*1()nZ由n=k递推到1nk时,为“凑”不等式左边,可在不等式的两边同加.考点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例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1)147(32)2nnn.巩固练习:1.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成立的过程中,第(1)步中验证了1n时命题成立,第(2)步中假设nk时命题成立,这里k取的最小值是多少?并说明理由。22.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1111(1)21248(1)23nnnn的第(2)步中,假设n=k时原等式成立,证明n=k+1时原等式成立。请写出n=k+1时需要证明的等式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以1a为首项,以q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11nnaaq例3、求证:35nnnN能被6整除.巩固练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21()nnN能被7整除.3考点三、归纳与猜想例4、已知数列1111,,,,,1447710(32)(31)nn,设nS为该数列前n项和,计算1234,,,SSSS的值,根据计算结果猜测nS关于n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巩固练习:1.分别计算2、2+4、2+4+6、2+4+6+8的值,根据计算结果猜测2462n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2.在数列na中,1121,22,1nnnaaannNnn,计算234,,aaa的值,猜想数列na的通项公式nafn,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4提高练习:设na是正整数组成的数列,其前n项和为nS,并且对于所有的正整数n,na与2的等差中项等于nS与2的等比中项,求数列na的通项公式.三、课堂测试: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1111111234212122nnnnn时,第(1)步应验证左式为_____________,右式是_____________2.计算前n项,猜想表达式:1111(1)(1)(1)(1)2341n_____________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2222121234(1)nn1*(1)(1)()2nnnnN,由nk成立证明1nk也成立时,需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_____________4.求证:2211112nn能被133整除nN55.是否存在常数a,b,c使得等式2222(1)1223(1)()12nnnnanbnc对一切自然数n都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课后作业1.设()fn111122nnn*()nN,则(1)()fnfn_________2.已知An=(n+1)(n+2)…(n+2n),则kA与1kA的关系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