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本节重点知识】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经济原因、阶级基础、根本原因、历史条件);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及英国新议会的斗争;3、英国内战爆发的标志、领袖和主要战役、结果;4、克伦威尔独裁统治的措施和实质;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形成的两个政党的名称;6、光荣革命的时间、发动者和意义;7、《权利法案》颁布的时间、目的、内容和意义;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知识结构图解】一、背景1、经济方面(生产力因素):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便利了海外活动;②积极开拓海外贸易,推动了传统工业部门——制呢业的迅速发展,手工工场建立并发展;③“圈地运动”的推行,英国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农场、牧场和农业工人;④海外贸易和掠夺,以及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资本。2、阶级基础(生产关系变化):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形成①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银行家、大商人和手工工场主②新贵族:雇工经营的牧场主和农场主,有的还经营工业和商业3、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①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②措施:A、相信“君权神授”:宣称“除上帝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B、厉行君主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C、实行宗教专制,迫害非国教徒尤其是清教徒③影响:造成政治上的紧张局面,导致了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4、历史条件:①都铎王朝的改革措施:A、削弱旧贵族的势力,加强专制统治,进行宗教改革,建立英国国教教会(听命于英王)B、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增强英国实力C、16世纪末,最终打败西班牙,建立海上霸权影响: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清教徒运动: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行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一些清教徒后来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人物。5、直接原因(导火线):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二、过程(1640——1688)1、开始标志:英国新议会的斗争(1640——1642)①查理一世:为了讨伐苏格兰人的起义,要求征税法案②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2、内战时期(1642——1649)①爆发标志: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了内战②力量组成:A、议会:依靠资产阶级、新贵族、自耕农和城市平民,由各地的民兵组成议会军,以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东南部地区为根据地B、王党:由封建贵族组成,盘踞在北部和西北部地区③领袖:清教徒的代表人物克伦威尔用心爱心专心④战役:纳西比战役、马斯顿荒原战役⑤结果:A、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B、1649年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专政的共和国3、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1653——1658)①对内:以武力维护统治,发展工商业,在宗教上厉行清教法规;1653年被宣布为“护国主”②对外: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竭力维护英国海外贸易的利益(颁布《航海条例》,进行了“英荷战争”)③实质: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4、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1660——1688)①国王:查理二世、詹姆世二世。②原因:A、根本原因: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造成资产阶级力量弱小B、主要原因:克伦威尔死后,高级军官争权夺利,造成政局混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巩固统治秩序,同意斯图亚特王朝复辟。③反动政策:斯图亚特王朝实行反攻倒算,大力压制反对派,企图在英国恢复天主教——意味着要夺回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从天主教会所获得的土地,英国国教也会丧失统治地位④影响:英国政坛发生分化,两个政党成——辉格党和托利党(这是近代资产阶级政党的开端)5、完成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①发动者:辉格党人和一部分托利党②结果:詹姆士二世逃往法国,1689年初威廉和玛丽共同登上英国王位③意义: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三、结果: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形成1、1689年《权利法案》:①目的:为了限制王权②内容:以明确的条文限制王权③作用: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王权,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了。2、内阁制形成——第一任英国首相:华尔波尔四、意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