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修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课标及教学要求】内容标准学习要求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历史背景。1.了解农奴制阻碍俄国社会发展和农奴制面临危机的表现。2.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1.概述“二一九法令”关于农奴身份、土地、农民管理等方面的主要内容。2.认识“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3.体会制度改革对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1.了解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俄国在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和军事等方面的变革情况。2.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探讨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3.体会亚历山大二世在农奴制改革中的政治智慧,养育与时俱进的品质和敢于变革的精神。【知识结构】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一)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阶级矛盾。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主要)1、俄国的建立与发展2、农奴制的确立与发展3、农奴的生存状况地主对于农民的穷凶极恶的压榨和奴役,引起农民不断地骚动,从而引发农奴制的危机。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二)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与西欧国家差距很大。农奴制给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自由劳动力短缺、工业资本缺乏、国内市场狭窄)俄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三)社会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斗争和新思潮1、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起因:目的:结果:意义:2、俄国知识分子要求社会变革守旧派:改革派:激进派: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农奴制已经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促进人民的觉醒。(四)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无能用心爱心专心1、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原因2、克里米亚战争经过及结果3、性质:4、俄国失败的原因5、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的影响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二一九法令”(解放法令)的颁布(一)概况1、目的直接: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根本: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2、焦点是如何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农民如何获得自由和土地3、含义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公历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一系列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二)内容1、政治上: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2、经济上: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但地主能决定农民份地大小和好坏且在付清赎金之前需须负担一些临时义务3、组织上: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三)对“二一九法令”的评价1、性质: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进步性(1)、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革后很快出现农民分化,从而产生农业资本主义)(2)、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总之: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3、局限性(1)、不彻底性:A、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大量封建残余;B、尤其是农民很大程度上还是被束缚在土地上;(2)、掠夺性:是对农民公开、野蛮的掠夺,“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3)、欺骗性:改革后的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为生计重新受盘剥。所有这些都导致俄国农村长期处于一种落后的状态,制约了俄国经济的发展三、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的影响(一)、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1、经济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1)发展原因:农奴制改革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2)发展表现:(3)存在的问题用心爱心专心总体水平仍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对外国资本尤其法国资本依赖严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2、政治近代化(特点:变革缓慢)(1)政治体制方面:富农和工商业资产阶级可以进入由选举产生的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建立城市杜马(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