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挑战教皇的权威一:背景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欧洲各国的人文主义思想十分活跃,理性高于信仰的人文主义观逐渐兴盛,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一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西欧各国。人们进一步摆脱天主教会的思想禁锢,焕发出创新精神和生活热情。二:宗教改革前的宗教状况1:罗马教会,教皇享有绝对权威,各国教会受其管辖。2:有严密的教阶等级制度和复杂的圣礼。3:教徒必须依靠教皇、教会,依靠修行(购买赎罪券),灵魂才能得救。三:德国宗教改革1、马丁.路得:主张:因信称义活动:发表《九十条论纲》2、德国宗教改革:序幕:《九十条论纲》:1)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以修建教堂为名大量向教民出售赎罪券。2)内容:赎罪券的功效微不足道,每个基督徒只要内心真诚悔。罪,就能得到赦免。性质: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影响:1)出现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三足鼎立的局面。2)改革后的新教登上欧洲历史舞台四:独树一帜的加尔文经典作品:《基督教原理》:1)信仰得救2)否定教皇的权威宗教学说:核心:先定论:1)含义: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2)作用:他否认罗马教会的权威,直接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与思想的解放,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的依据。影响:1)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2)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广泛传播3)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3、地位:1)创立了独到的宗教改革理论。12)在实践斗争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3)被誉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