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护法小使者第三节自觉守法学会监督教学目标:知识:知道青少年应该自觉守法、护法,学会监督;懂得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能力:提高学生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监督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及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的能力;培养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守法的自觉性,树立监督意识、维护社会秩序的意识;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教学重点:中学生要自觉守法,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教学难点:学会使用监督权,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导入:小品欣赏《上学路上》(背景:一天早晨,校门口。人物:九年级学生王亮、李华)王亮催头丧气的走进校门,同学李华在后面大声叫他。“王亮,等等我!”李华追上王亮,看见他满脸不高兴,问道:“怎么了?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王亮嘟囔道:“真倒霉。早上在建设路口闯红灯被交警抓住了。交警公报私仇,还罚了我50元。”李华:“你和那个交警有仇?”王亮:“今天结下的。当时他向我大声喊‘你没看见红灯吗?’我一生气就冲他嚷嚷:‘这么小的事至于吗?我没工夫和你瞎扯,还得上学呢!’交警听完二话没说,开了一张50元的罚单”李华说:“那肯定是乱罚款!接下来你怎么办的呢?”叮铃铃——上课铃响了!王亮:“上课了,快进教室,下课后再和你说。”师:感谢两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小品中的两位同学认为闯红灯是小事一桩,同学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生:略师:有人认为闯红灯算不了什么,没多大危害和影响。但实际上,闯红灯是一种违法行为,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还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危害。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请同学们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你认为交警公报私仇,乱罚款的情况下,王亮可能会怎么做?王亮可能会出现几种解决问题的方式。生讨论:(1、自认倒霉,俗话说民不与官斗,交钱了事;2、坚决不交,甚至不惜与交警拼个你死我活;3、搞清楚这是否属于乱罚款,如果不是就认罚,如果是就叫那法律规定的数额并向交警部门投诉该交警滥用职权,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制止了交警滥用职权的违法行为。)师:哪一种做法最明智呢?综上所述,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做到自觉守法,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也要学会监督,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新授:(课件1)自觉守法学会监督(板书)(课件2)联系实际,反思自己一、中学生要自觉守法,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板书)要做到自觉守法,首先应该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识,能够分清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课件)下列情景中,属于自觉守法的行为有——,属于违法的行为有——1、李平为帮同学寻找丢失的物品,挨个首查同学的书包。2、王亮退会银行工作人员多给的100元钱。3、杨军上了出租车后立即系上安全带。4、正在读九年级的陈南拒绝了父母为她找的一份工作。5、张扬私自拆阅朋友柳红的信,还说这是友情深厚、不分彼此的表现。6、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到公园拾捡塑料袋、易拉罐等废弃物品。7、张勇劝好朋友陈立不要在课桌椅上刻画。(课件3)学生交流:在你和你身边的同学中,在那些方面哪些是做得比较好?在那些方面哪些是做得好?引导学生反思自身行为,主动改正自身存在的违法行为。生1:不翻越隔离栏杆,走过街天桥或人行横道,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生2:爱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不随意捕杀野生动物等。生3:不攀折花卉树木,不践踏草坪,爱护公共设施等。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与肯定。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这些违法现象的发生?生:略。自觉守法是一种境界,更应成为现实,我们要学会面对现实,应对现实。二、要学会行使监督权。(板书)(课件4)指导学生完成阅读第三目第二个◎第一个◆的故事——江涛出的是什么“招”。(课件5-6)指导学生阅读第三目第二个◎第二个◆下的故事——她给市长伯伯写了封信。江涛和王雅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给相关领导写信的方式来行使自己的监督权。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行使监督权?下面是一组人们行使监督权时可能采用的方法,请你判断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学生回答:略。师: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