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教学目标】1.了解港澳台问题的由来;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2.认识“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意义;3.理解台湾与祖国大陆相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重点与难点】重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理论和实践难点: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意义。【课前知识梳理】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背景:(1)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2、提出:(1)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意义:。二、香港、澳门的回归1、香港回归的条件:(1)“一国两制”的构想。(2)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2、历程:(1)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2)1984年12月,中英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①,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英国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3),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3、澳门问题的解决: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中央人民政府又倡议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2、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3、1990年,。同年,。4、1992年,两会达成“”的重要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5、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6、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1人的首次握手。【课堂问题探究】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84年10月,邓小平宣称,“解决香港、台湾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Fehepingfangshi,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怎样才能用和平方式解决问呢?这就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我们的社会制度是不会改变的,永远不会改变。但是不保证香港和台湾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就不能保持它们的稳定和繁荣,也不能和平解决问题”。……“允许某些区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允许资本主义存在,这是作为社会主义的补充,有利于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或者说,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的意义还在于为中国伤脑筋的台湾问题提供了解决的途径。按照目前的建议,如果台湾统一按一国两制的构想实现统一,它不仅可以保留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可以保留军队。”──[匈牙利]巴拉奇·代内什《邓小平》材料二第八条“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依据前款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和组织实施,并及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2005年3月14日胡锦涛主席签署的《反分裂国家法》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你的认识,指出对台湾和香港问题提出和平解决的主要原因。香港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是否相同?对这两个地区实现和平统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我国制定实施《反分裂国家法》的意义何在?(3)改革开放以来,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经贸联系日益密切,请从社会、文化、经济角度简要说明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探究二阅读下列材料:香港回归前夕,一般市民对中国的对香港政策还是有一点担心。几年过去了,中国领导人认真执行了“不干预”政策,赢得了香港人的信心。即使是英美政府,亦对中国的表现表示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