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思考导学】1.简述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和特点。答案:历史条件:①经济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但仍有比较迅速的发展。②阶级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③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④组织基础: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建立。⑤时代要求: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革命组织。特点: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2.简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并分析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答案: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这是三民主义的前提。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思想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解决了当时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办法是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是民权主义的补充和发展。3.同盟会成立以后,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最重要的是哪两次?为什么说它们最重要?答案:最重要的是萍浏醴起义和广州黄花岗起义。原因: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它扩大了同盟会的政治影响,使各地的反清起义迅速掀起高潮。广州黄花岗起义是这一时期革命党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革命党人的勇敢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自学导引】一、同盟会的建立1.条件(1)可能性①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为同盟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②革命团体的不断出现为同盟会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2)必要性: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使革命认识到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革命组织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2.成立: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3.政治纲领(1)内容①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②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又将其阐发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民权主义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民生主义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纲领。(2)评价①进步性:它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用心爱心专心②局限性: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3.历史意义(1)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2)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二、革命形势的发展1.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1)原因:同盟会成立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保皇派,极力维护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反对革命。(2)内容: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朝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3)影响: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2.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1)1906年12月,同盟会会员刘道一等联合会党发动了萍浏醴起义,这是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2)此后不久,各地反清起义掀起高潮,较著名的有秋瑾、徐锡麟领导的浙皖起义,孙中山、黄兴等领导的镇南关起义。(3)黄花岗起义①准备:1910年,孙中山约集黄兴、赵声等商讨,决定在广州发动起义。②概况:1911年4月,起义开始,黄兴率军猛攻总督衙门,两广总督张鸣岐潜逃,后起义失败。③意义:这是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起义,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重点阐释】1.对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的理解(1)它的成立,使资产阶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