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鹤群》-语文版【第一部分:背景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蜿wān蜒yán:(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湮:埋没。剽piāo悍hàn:敏捷而勇猛。伫zhù:长时间站着。绮qǐ丽:鲜艳美丽。飓jù:飓风,发生在大西洋西部和西印度群岛一带热带海洋上的风暴。飕sōu:风吹(使变干或变冷)。吭háng:喉咙,嗓子。煦xù暖:温暖的样子。汗津津:形容微微出汗的样子。翌yì日:次日,第二天。无可言喻:无法用语言来说明。优哉游哉:从容不迫、悠闲自得的样子。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拿不出办法解决。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凝眸:目不转睛地看。轻盈:这里指动作轻快。寡不敌众: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风驰电掣ch: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零乱:不整齐;没有秩序。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江口涣(1887~1975)日本小说家、评论家。生于东京。1916年从东京帝大退学后,办过同人杂志《星座》,当过记者。1912年发表处女作《海上浮舟》,带有明显的唯美主义色彩。后受夏目漱石等作家影响,开始冷静地观察社会和人生,创作方法转向现实主义。成名作《一个女人的犯罪》,表现出批判的锋芒。1920年参加日本社会主义同盟,任中央执行委员。1930年与小川未明组织无产派文艺同盟,翌年解散;第3年加入日本无产者艺术联盟(纳普),积极从事无产阶级文艺运动。1933年后曾几次被捕入狱,始终坚持革命立场。长篇小说《火山下》是他成为无产阶级作家的最初作品。战争期间,隐居山林,从事儿童文学与古典文学研究。战后重返文坛,1945年参加日本共产党,同年参加成立新日本文学会的活动。1948年发表描写战后农村妇女问题的长篇小说《新娘子和一匹马》,笔调朴素明快,是一部反映日本现代农村生活、批判侵略战争的重要作品。江口的评论著作带有回忆和自传性质,主要有《我的文学半生记》、《续我的文学半生记》《战斗的作家同盟──我的文学半生记后编》,为研究日本现代文学和社会提供了有用的资料。2、关于课文本文选自《日本散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陈书玉译,有删改。标题是编者加的,原标题为“鹤”。【第二部分:整体感悟】一、谋篇立意本文主要通过对鹤群在空中飞翔时队形的不断变换,鹤群与苍鹰的激烈搏击以及鹤群救助受伤同伴三个不同场景的描写,表现了鹤群翔空的壮丽景观及蕴含在其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友爱的作用。二、文章脉络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9),写鹤鹰战前鹤群的飞翔情况。又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1~4),写鹤鹰战前鹤群由远及近一字形横队飞翔的情况。第二层(5~9),写鹤鹰战前鹤群由一字形横队变成一字形纵队以及螺旋形队列的情况。第二部分(10~17),具体描述鹤鹰之战鹤群以“一方有危,八方参战”的团队精神,战胜了苍鹰这一强敌。值得人类学习。这部分以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叙述。即“苍鹰入侵——苍鹰抓鹤——苍鹰消逝”;“鹤群报警——一鹤遇难——众鹤参战”,这两条线索交织叙述,使场面扣人心弦。第三部分(18~25),写鹤鹰战后,群鹤救助一只伤鹤归队飞行的场面。表现了一种互助友爱的精神。可分为两层。第一层(18~23),写鹤群护送一只伤鹤飞行,场面十分感人。第二层(24~25),写鹤群恢复队形向远处飞翔。本文通过鹤鹰之战的重点描述,表现了鹤群不畏强敌,团结互助,互相保护的团队精神,揭示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理。三、写作方法1、层次分明而又重点突出地记述鹤群翔空的全过程。作者从南段群山上空浮现一排小斑点写起,一直写到鹤群变为一缕长长的细丝向北飞去为止写了自己观察到的鹤群翔空的全过程。其中鹤鹰之战是重点,分为战前、战斗、战后三个层次。写战前又有两个层次:前一层写一字形横队的飞翔貌,后一层写变换方向,成单列纵队向右旋转成圆形队盘旋貌。战后,也分两层,一层是护送,一层是远飞。层次分明而又重点突出地记述鹤群翔空的全过程,在作者是一饱眼福,让读者也感到很大的满足。2、无论群体还是个体,无论是整齐划一、迅速变化还是混战一团的情景,都描摹得形神逼肖。作者的笔很有表现力,鹤群翔空的各种丰姿都状写得宛然可见。例如写鹤飞翔前进貌:它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