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事迹学习心得英雄事迹蕴含着丰富的红色营养,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下面是小编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的黄继光事迹学习心得,希望大家喜欢!黄继光事迹学习心得黄继光,xx省中江县人,1931年出生,1951年参军,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通讯员。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为战友开辟出前进道路。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他还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走进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的烈士纪念馆,英雄黄继光扑向敌人枪口的塑像栩栩如生,仿佛用凝固的语言向世人诠释着献身精神的深刻含义。献身精神这四个字,是老军长秦基伟将军为他敬重而骄傲的战士亲笔题写的。55年前那场载入史册的上甘岭战役,以其世界军事史上罕见之惨烈,至今令人惊心动魄在面积不到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仅美军就发射了近200万发大口径炮弹,投掷了1万枚重磅炸弹和凝固汽油弹,整个山头被削低两米。让敌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仍然能坚守在阵地上;更让他们无法理解的是,一名已经身负7处重伤的普通士兵,会毫不犹豫地用胸膛去封堵喷火的枪眼。几十年后,当我军一位高级将领来到美国西点军校访问时,一名当年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军军官还追着他问个不停:你们的士兵为什么就不怕死呢?与黄继光生前所在连空降兵某师六连官兵座谈,围坐在老班长黄继光床铺前的战士们就此作答:因为我们的英雄满怀着对和平的热爱、对侵略者的痛恨!现任、也是第35任黄继光班班长彭xx,来自黄继光故乡xx省中江县,是从小就听着黄继光的故事长大的。在前年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遇到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飞机一起飞就钻进了云堆。小彭带领全班在云中跳、风中飘、雨中落。由于风大雨急,他着地时崴伤左脚,竟然以冲刺的速度带着大家成功破袭了敌要害目标。演习结束后,俄罗斯国防部长将一枚荣誉勋章挂在他的胸前。他对记者说:老班长牺牲时,是拖着一条重伤的左腿扑向敌人枪口的,跟他相比我算什么!在六连的荣誉室里,摆放着一尊黄继光的半身铜像。连长说:每当连队外出执行重大任务时,都会带上这尊铜像,因为,黄继光战胜死亡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不仅是我军战胜任何强大敌人的法宝,更是我们六连的连魂。伴着这尊铜像,六连在抢险救灾和重大演习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敢打必胜,4次荣立集体二等功。黄继光的名字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他的故事被拍成了电影、写进了小学课本。在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记者真切感受到官兵们对英雄事迹的深刻记忆和理解英雄不仅仅要不怕牺牲,更要有战胜任何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有黄继光的献身精神在我们这支队伍中代代相传,面对维护国家独立、安全和统一的神圣使命,我们敢打必胜的信心坚不可摧!黄继光事迹学习心得1940年到1952年是中国革命最艰辛的时候,但却出现了很多的革命英雄,如:刘胡兰、黄继光、陈独秀、李大钊等。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黄继光的英勇事迹吧。黄继光生于1931年,因为家境贫寒,就一直在山坡上放牛。抗美援朝时,国内开始大量招兵,而黄继光是第一个报名的。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原任营通信员的他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弹药用光的情况,他选择用身躯挡住敌人的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牺牲时年仅22岁。黄继光把他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革命,但他没有一点怨言,为什么?我想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他爱国。说到爱国,我想问一问大家:你们爱国吗?我想肯定有很多人说当然了。但你们仔细想一想,你们真的爱国吗?爱国在小事上也能体现,比如:你有没有严肃对待升旗仪式、有没有佩戴好红领巾、对革命先烈有没有崇敬之意?爱国体现在很多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小事上,自省一下,我们都做到了吗?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用爱国来回报祖国。黄继光事迹学习心得70年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砥砺奋进,谱写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人乐章。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英雄者,拥有藐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