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过程和方法】1.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2.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试验。重、难点:1.试验的过程。2.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方法:实验归纳法教学器材:透镜、光屏、蜡烛、刻度尺教学过程:【旧课复习】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2.什么是焦点?什么叫焦距?3.光心有什么特点?【新课引入】我们知道:在我们身边存在许许多多透镜应用的例子,如老光镜、近视眼镜、照相机、幻灯机等等。它们的应用有什么科学的道理吗?照相机能够成像,为什么呢?本课就来学学透镜成像的原理几规律。【新课讲解】一、凸透镜成像1、有关概念:FF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焦距:用f表示2倍焦距:用2f表示2.演示实验:思考: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凸透镜所成的像?学生猜想……(引导“可能与距离有关)注意事项:蜡烛、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调节光屏找出最清晰的像。结果:距离不同成的像不同像与距离有什么关系?实验要求:(1)要找出放大、缩小的区域(2)要找出倒立、正立的区域(3)要找出不成像的区域。(4)试验结果填入课本表格,并进行总结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实验得出:物距像距倒、正大、小虚、实应用u>2fu=2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