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阅读法教学过程:【知识复习】复习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是怎样的?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声源发生处)(声音的传播过程)(人耳)【新课引入】我们知道:优美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而杂乱的声音则令人心烦意乱。那么,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没有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这些声音的产生和或者削弱它呢?【新课讲解】一、人类社会的四大公害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二、噪声的来源1.噪声的概念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2.噪声的来源1)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电动机发动声、喇叭声;其次还有刹车声等;2)工业噪声:主要是电动机声、车床声等等;3)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4)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三、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声音的强弱(响度)等级用分贝(dB)来表示。1.危害:超过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的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2.总结得出三条界线:>90dB,会破坏听力;>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三、控制噪声根据听觉形成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声源发生处)(声音的传播过程)(人耳)总结得出控制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如改造噪声大的机器或换用噪声小的机器,也可以安装“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采用植树造林的办法,来反射和吸收声音。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戴上耳塞等办法。【课堂小结】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有哪些?怎样防治噪声?【板书设计】一、噪声的来源二、噪声的危害1.交通运输噪声三、噪声的控制2.工业噪声: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3.施工噪声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4.社会生活噪声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