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色散教案、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教学重点1、掌握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2、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定义及其作用。教学难点1、知道太阳光谱的内容。2、知道决定物体颜色的因素学习者分析教学手段演示实验,课件教学进程一、引入新课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②学生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生活中有哪些光的折射现象?二、讲授新课1、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现象实验: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2、物体的颜色:(1)、试验:光的色散……说明什么问题?结论: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后会变成其他颜色。不同颜色的光分散的过程叫光的色散。(2)、颜色之迷:不透明物体: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由透过的色光决定。(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4、紫外线:阅读课本51页的内容,并归纳。(1)、紫外线的来源?(2)、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很容易使相片底片感光。(3)、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能杀菌。(4)、荧光效应。学完上知识后,让学生讨论红外线可以有什么用途?三、师生互动学生讨论红外线可以有什么用途?四、课堂练习完成课后练习。五、课堂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文件命名为“集体教案(学案)《课题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