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实际问题的函数刻画【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培养学生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教学问题的建模能力。(2)使学生会利用函数图象的和性质,对函数进行处理,得出数学结论,并根据数学结论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学习函数基本模型的应用,初步向学生渗透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关系。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问题情境,使学生了解实际问题中量与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函数来刻画,研究函数的性质就等价于研究实际问题中量与量之间的函数关系。(2)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究,使学生会将实际问题抽象、概括,化归为函数问题,进而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事物发展变化的“对立统一”规律,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思想。(2)教育学生爱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3)体会研究函数问题的一般方法,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感受常用的简单重要函数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领悟方程与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概括归纳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教学重点】常用简单函数模型的应用。【教学难点】实际问题的函数刻画化归。【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引导启发,学生交流合作、讨论、观察、分析、概括、归纳、总结,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课前准备】①多媒体课件;②坐标纸【教学设计】【课前预习】阅读教科书P137~P139,尝试完成以下两题:1.商店的一种商品每个进价80元,零售价100元.为了促进销售,开展购一件商品赠送一个小礼品的活动,在一定的范围内,礼品价格每增加l元,销售量增加10%.求利润与礼品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2.在测量某物理量的过程中,因仪器和观察的误差,使得n次测量分别得到al,a2,…,an,共n个数据,我们规定所测量物理量的“最佳近似值”“是这样一个量:与其他近似值比较,a与各数据差的平方和最小.依此规定,请用a1,a2,…,an表示出a.[课堂引入]有一大群兔子在喝水嬉戏,但这群兔子曾使澳大利亚人伤透了脑筋?为什么?还是从头说起:1859年,有人从欧洲带进澳洲几只兔子,由于澳洲有茂盛的牧草,而且兔子没有天敌,兔子数量不断增加,不到100年,兔子们占领了澳大利亚,数量达75亿只,兔子太多,为了生存,变得可恶起来,75亿只兔子,吃掉了相当于75亿只羊所吃的牧草,草原的载畜率大大降低,而牛羊是澳大利亚的主要牲畜,这些使澳大利亚人头痛不已,他们采用了各种方法,消灭兔子,直至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采用载液病毒杀死了90%的兔子,澳大利亚人才算松了一口气。问题:自然界一个种群的数量增加有无规律?能否用数学的方法来刻画,怎么刻画?[活动过程1]问题1当人的生活环境温度改变时,人体代谢率也有相应的变化.表4—2给出了实验的一1组数据,这组数据能说明什么?表4—2环境温度/(℃)410203038代谢率/4185J/(h·m2)60444040.554分析:(1)该问题中反映的信息中有哪些量?在这个实际问题中出现了两个变量,一个是环境温度,另一个是人体的代谢率.不难看出,对于每一个环境温度都有唯一的人体代谢率与之对应,这就决定了一个函数关系.实验数据已经给出了几个特殊环境温度时的人体代谢率,为了使函数关系更直观,我们将表中的每一对实验值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在医学研究中,为了方便,常用折线把它们连接起来(如图4—5).(2)这几个量之间存在怎样的依赖关系?在这个问题中,通过刘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由{4,10,20,30,38}到{60,44.40,40.5,54}的一个函数,通过描点,并且用折线将它们连接起来,使人们得到了一个新的函数,定义域扩大到了区间[4.38].对于实际的环境温度与人体代谢率的关系来说,这是一个近似的函数关系,它的函数图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环境温度与人体代谢率的关系.(3)数据提供的信息是什么(揭示了怎样的规律)?根据图像,可以看出下列性质:(1)代谢率曲线在小丁20℃的范围内是下降的,在大于30℃的范围内是上升的;(2)环境温度在20℃一30℃时,代谢率较低,并且较稳定,即温度变化时.代谢率变化不大;(3)环境温度太低或太高时,它对代谢率有较大影响.(4)上述规律有什么现实指导意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