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的特性复习》教案苏科版年级学科课题备课人教学目标1.查漏补缺,将前两节知识形成知识体系;2.强化与声相关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解析;3.进一步夯实与声相关的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研究。;4.培养归纳、分析、总结的思维能力。重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乐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难点:物理探究实验的设计与书写课时1时间一、知识纲要A.声音是什么1、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2)的物体叫做声源。2、声音的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是不能在传播。3、声音是一种波(1)声音是一种波,叫做声波。(2)声波具有(声波击碎胆结石,声波使烛焰晃动)4、声速一般来说,声音在中的传播速度最小,次之,中速度最大。空气中的声速约为m/s。B.乐音的特性1、响度声音的叫做响度。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有关,越大,响度越大。响度的单位:。2、音调声音的叫做音调。(给人的体验是声音的尖锐或者浑厚)声音的音调决定于声源振动的,声源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振动的快慢用声源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3、音色音色通常用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二、考点解析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产生的,它是通过传入我们耳中的。(2)下列关于声音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C.振动停止后,声音要慢慢消失D.只要我们对着高墙喊话,就一定能听到回声2、乐音的特性1.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特征:(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大;(2)“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高;(3)“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好。2.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振动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3.如图是探究声音特性的两个实验,左图是用弹性塑料片分别以快、慢的速度来拨动书页;右图是改变不同力度来敲击音叉,并观察小球弹起的高度。左图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与的关系。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右图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与的关系。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4.在坟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四、课堂小结(1)声音的产生、传播、和乐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2)音调与频率的关系(3)音调的应用(4)音色(5)乐音的三要素五、作业布置1、完成补充习题2、预习1.3噪声及其控制。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