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研究液体的压强教学要求:1.复习、总结前节实验课的内容,使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2.使学生掌握计算液体压强的方法和公式。教具:模拟帕斯卡桶实验器。教学过程:一、复习、总结前节实验,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问:上节课,我做过什么实验?我做的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液体的压强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问:为什么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对容器壁也有压强?根据学生回答,着重指出是由于受到重力和有流动性。问:上节课,同学们从自己做的实验看到了什么?能得出什么结论?哪位同学讲讲?根据学生的回答和补充,板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二、讲述液体压强的计算,得出液体压强的公式1.找一名学生朗读本节课文大问号后面的一段楷体字。讲:这一节,我们学习液体压强的计算。板书:2.液体压强的计算让大家先计算一道固体压强的题“一根长方体铁柱,底面的长和宽都是1cm,高20cm,立在桌子上,对桌面的压强多大?”(板画一根长方体铁柱如课本图10-14乙)找三四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余学生在本子上算。3.讨论怎样计算水面下20cm深处的压强。因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只要求出20cm深处竖直向下的压强就行了。可以设想在20cm深处有个正方形水平面,边长是1cm,这个面上方的水柱压着它,正方形水平面受到的压强就等于上方液柱对它的压强。(边讲边画出课本图10-14甲)怎样计算这个水柱对这个面的压强呢?应该先求什么……让学生讨论计算步骤,教师边总结、边板书:(1)求水柱体积V=Sh(2)求水柱质量m=ρV=ρSh(3)求水柱对底面的压力F=G=mg=ρgsh(4)求底面上的压强P=F/S=ρgh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4.引导学生讨论公式的物理含义:(1)对同种液体,P与深度h成正比,h增大,P增大。(2)对不同液体,深度一定时,P与液体密度ρ成正比,ρ大的P大。(3)公式中不包含面积S,所以压强P的大小跟所取的受力面积大小没有关系。讨论课本中本节后面的练习题2。巩固对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5.做模拟帕斯卡桶实验,加深印象。(用塑料小瓶代替桶,用1m长的乳胶管代替长玻璃管。用刀片在塑料小瓶壁上竖划几条缝,把乳胶管密接在瓶口上。把少量水倒入乳胶管,把胶管提起到一定高度,瓶壁上的缝即被水压开,水沿缝流出。)6.让学生做课本上本节的例题。(1)做题前提醒学生注意统一单位。ρ用千克/米3,h用米。(2)根据计算结果进一步强调P与S无关,而压力与S有关系。7.讨论节后的“想想议议”。三、小结四、布置作业(1)完成本节后面的练习题1,3,4。(2)提倡课下阅读章后的阅读材料:“开发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