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与凝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2)熔化凝固图像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会查熔点表。(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5)能利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简单现象,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能利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简单现象,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师生共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知道发生物态变化条件。(2)组织学生讨论并利用对比法,了解是否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的一种方法。(3)通过师生共同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图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优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的情感。(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重点】利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简单现象,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了固体熔化时的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像表示出来。正确理解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并对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物体状态变化的描述及判断.【实验器材】冰块、松香、酒精灯、温度计、铁架台【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程序】【复习】1.什么是汽化?什么是液化汽化?有哪两种方式?2.使气体液化方式有哪些?水蒸气是通过什么方式液化成雾或者露的?〖新课引入〗冬天早晨会发现窗户上有一层水雾,这些水雾是从哪里来的呢?过一段时间水雾会消失,这又是为什么呢?操场上的水会结冰,随后又会化掉,最后又会消失,这又是为什么呢?〖新授〗一、探究冰、蜂蜡的熔化特点1、熔化【问题】(1)同学们见过哪些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2)同学们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讨论交流】①春天冰雪消融;雪糕在口中变成水;夏天,柏油马路上沥青在调温下变成液态;点燃的蜡烛有烛蚰滴下来等,都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②冬天水结成冰;工厂铸造车间,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固态铸件等,都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小结归纳】(板书)(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2)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提问】我们能否随意地将冰变成水,然后又将水变成冰?现在有冰块、蜂蜡这两种物质,我们要使它们熔化并研究其过程,找到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根据同学们刚才的猜想,你们认为固态怎样才能变成液态?在变化过程中其温度将怎样变化?需要什么样的实验装置?【演示实验1】观察冰的熔化如图课本图所示,将碎冰放入试管内,在冰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用酒精灯加热,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直到冰全部熔化后5min为止。最后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演示实验2】观察蜂蜡的熔化如图课本图2-28所示,将碎蜂蜡放入试管内,在冰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用酒精灯加热,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直到蜂蜡全部熔化后5min为止。最后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蚝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时间/min1温度/℃-5234550678910ABCDEFG冰的熔化(水的凝固)图像固态固态液态固液共存固液共存吸热放热温度/℃时间/min12345067891020406080蜂蜡熔化(凝固)图像例如:水结冰。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猜想和假设: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是不断上升的。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研究海波和松香的熔化过程。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摄氏度左右时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设计表格并记录数据。时间/min00.511.522.533.544.55冰温度/℃-4-3-2-10000024状态固态固态、液态共存液态蜂蜡温度/℃2022242838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