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电与磁第四节电磁铁(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电磁铁也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学会制作电磁铁的方法)、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态度。教学重点电磁铁的磁性,电磁铁的两极。教学难点电磁铁的磁性。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教学用具分组实验材料——大铁钉、带绝缘外皮的细导线、小铁钉、电池、指南针。演示材料——电磁铁、电池、小铁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提问:(1)磁铁有什么性质?怎样知道某个物体是不是磁铁?(2)磁铁有哪两极?当把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近时,会有什么现象?(3)怎样弄清一个没有标明磁极的磁铁哪端是北极?哪端是南极?2.演示实验:(1)出示电磁铁(不讲名称),不接电源,用它接近小铁钉。提问:它是磁铁吗?为什么?(2)将电磁铁连接电源,再用它接近小铁钉。提问:你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这个装置有了磁性。)(3)将电磁铁电源切断,再用它接近小铁钉。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3.谈话:关于这个装置,你有什么问题?二、新课教学:1.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性质。(1)讨论:这个装置有时有磁性,有时没有磁性。你认为这与什么有关系?(2)讲解:在通电条件下具有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板书课题)①谈话:你们想制作一个电磁铁吗?②讲解:下面,老师来讲一讲制作电磁铁的方法。每组都有一根大铁钉和一根导线,从钉帽一端开始,把导线沿着一个方向——向外或者向里,缠绕在铁钉上(演示一下),把导线两端连接在电池上,就成为一个简易的电磁铁。然后,用小铁钉检验它是否有磁性,切断电源后是否还有磁性?③分组制作、实验。④汇报制作、实验结果。(4)提问:①你制作的装置叫什么?②电磁铁由哪几部分构成?(铁心与线圈)③电磁铁有什么性质?(或问:电磁铁与普通磁铁相比,有什么特性?)(5)教师小结: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才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2.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也有两极(1)讨论:①磁铁都有南、北两极,电磁铁是不是也有南、北两极呢?②怎样弄清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呢?(学生首先会想到把电磁铁悬挂起来或设法使它浮在水上,看它是否指南,哪端指南。告诉学生这个思路是对的,只是难以实施;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是否可以利用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来检验。)(2)讲解:我们可以利用曾经学过的检验未标明磁极的磁铁哪端是北极、哪端是南极的方法,检验电磁铁两端是否有南、北极之分。(3)讨论:用电磁铁两端分别接近指南针的南极,如果电磁铁两端有南、北极之分,会有什么现象?如果电磁铁两端没有南、北极之分,还会有同样的现象吗?(4)分组实验:用指南针检验电磁铁两端是否有南、北极。(5)汇报实验结果:你制作的电磁铁有南、北极吗?哪端是南极?哪端是北极?为什么?(有的说钉帽一端是南极、钉尖一端是北极,有的则正相反,这是正常的,也正是本课教学所期望出现的情况。这样,就可以自然地引起下面要研究的问题。)(6)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电磁铁也有南、北极之分。3.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两极是可以变化的及其原因(1)谈话:通过刚才各组的汇报,关于电磁铁的南北极问题,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目的在于启发学生自己提出下面需要研究的问题。)(2)讲解: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我们制作的电磁铁,同是钉帽或钉尖一端,为什么有的是北极,有的是南极,这与什么有关系。(3)分组实验:①把电磁铁线圈接通电源,用指南针试一试,记住此时电磁铁两端分别是什么极。②把导线两端与电池正负极的连接交换一下,再用指南针试一试,此时电磁铁两端分别是什么极?是否有变化?(汇报实验结果)③再把导线两端与电池正负极的连接交换一下,用指南针试一试,结果怎样?(汇报实验结果)(4)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5)分组实验:①把电磁铁线圈接通电源,用指南针试一试,记住此时电磁铁两端分别是什么极,并做一记号,标明导线两端分别与电池的哪个极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