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长度和时间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周次第二周星期节次第二节授课教师课题测量长度和时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有关单位的换算;(2)会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明确分度的含义;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要注明单位.会粗略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3)了解什么是误差.(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使用刻度尺和计时工具进行测量的过程.领会测量额实质是定量比较,知道要测量一个物理量,首先要确定一个标准量作为单位.学习用列表和条形图两种方法处理数据.(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周围生活中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教学难点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测量时间。教具刻度尺、秒表课时共1课时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一定参加过或观看过学校的田径运动会,田径赛分为田赛和径赛两种.在田赛中通常一距离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就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在径赛中通常以时间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又要进行时间的测量,请同学们思考:1、时间和长度的测量要用到那些工具呢?2、对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可采用的方法有哪些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可以解决以上问题.板书课题二、提出目标、指导自学目标:认识几种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工具,掌握测量的方法以及读数和数据处理的方法.(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自学:同学们看课本第八页三幅图,然后提问回答分别用什么工具测量讲解: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标准进行比较,而这个标准就是单位,通常单位都是公认的。讲解国际长度单位和我国市场用的长度单位.[板书]1:长度单位:(国际)米(m),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思考]在物理上如何正确的使用刻度尺呢?[活动1]认识刻度尺,标注量程和分度值两个概念.提问同学回答部分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三、合作学习、引导发现[活动2]同桌两个人,一个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另外一个人记录数据,并回答问题,强调测量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部分组说出测量结果,教师和学生共同对照使用方法评点,学生测量后与课本上给出的准确值相比较,得出误差概念.[板书]: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并且强调强调误差与错误的不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不允许的.[活动3]观察图表,回答问题.(2)测量时间[活动4]用表测量时间,填表格。介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秒(s),还有时(h)、分(min)、天(d)、年(a)等其他单位。[思考]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板书]部分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板书]古代测量的工具: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四、变式训练、反馈调节课本课后习题第二题、第四题五、分层测试、效果回授课本课后习题第三题六、课堂小结1、单位、国际单位制、测量范围、分度值、测量误差等概念;2、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测量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换算关系.六、作业设计本节练习册1.2测量长度和时间板书设计1、主板书写五个概念,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单位换算关系;2、副版书写古代的测量工具等等.课后反思(1)强调误差与错误的不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不允许的;(2)学生开展活动不是很积极,应该调动学生学习和动手的积极性;(3)使用刻度尺的时候容易忽略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