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看考点最新版(二)1、简答题学生为什么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参考答案:参考解析: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从而决定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客体地位;同时,学生本身所具备的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师性的特点,也说明学生处于客体地位。从另一方面看,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始终是教育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特点,作为有自觉性和独立性的人,决定了他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2、单选题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教材,在一节课堂上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属于_____A:班级授课制B:小组教学C:复式教学D:现场教学.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3、单选题个性心理特征是在_____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4、简答题试述动机的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参考答案:动机归因理论,是由美国的维纳提出的。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原因的过程。理解学生对成功或失败所给予的原因或归因是一种鉴别控制学生行为的动机类型的方法。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它的教育意义有:(1)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的进步与努力程度,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予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予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正确归因。(2)认识到学生对能力的可控性具有不同的理解。能力虽然是相对稳定的,但并非完全不可控,能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和受教育的结果。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激励学生加倍努力学习。【解题思路】回答本题时首先要对动机归因理论的具体内容进行简答介绍,然后结合理论回答其教育意义。5、单选题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_____,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6、单选题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或形态的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_____A: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B:动作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和非形式逻辑思维C: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求同思维D:形象思维、动作思维和形式逻辑思维.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7、单选题个体运用所获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属于知识学习过程的_____阶段。A:知识理解B:知识获得C:知识巩固D:知识应用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8、单选题课外活动不包括_____。A:社会活动B:科技活动C:选修课活动D:文学艺术活动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课外活动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课外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外的学科活动、科技活动、社会活动、文学艺术活动、文娱体育活动、劳动技术活动等。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团体、社会教育机关组织的校外活动可统称“课外教育活动”。这里的课堂教学包括计入总课时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所以课外活动不包括选修课。所以本题选C。9、单选题实验法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A: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B:探讨因果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