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文田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教案(2)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2)、知道电源和用电器。(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设计探索性实验的能力。3、情感目标:(1)通过对废电池的介绍,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2)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动脑筋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教学重点]学生对电流及电路等有关概念的认识。[教学难点]从能量转化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教学方法]启发、讨论、探索、创造。[教学器材]小灯泡、灯泡座、导线、开关、发光二极管、小电动机、电池三、教学过程教学教学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内容法和手段引入课题设问讨论问题:(1)为什么电饭锅通上电就能煮熟米饭?(2)为什么电灯能发光?筛选本节学习内容,告诉学生其他电的知识,以后将逐步学到。展开联想,积极讨论回答问题。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电学知识。创设情景引起注意,激发学习动机,扩展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电流的形成学生实验(1)讨论提示实验警钟(即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并且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巡回指导学生实验。三次动手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小门铃发声,小电机转起来。讨论探究,为什么小灯泡会发光,小门铃会发声,小电机会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发现用导线将电池、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有了“电”的流淌路径,从而产生电流的概念。计算机投影演示演示、点拨学生思路。观看、讨论、猜想。了解电流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需要的条件。利用现代化手段使抽象变为形象。电流的方向播映动画演示实验启发问题:水流有方向,马路上的人流有方向,电流有没有方向?动画演示实验介绍。观看演示实验,及动画。探究电流的方向。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类比能力半导体二极管(投影介绍)动画演示介绍半导体、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并再次确立电流的方向。看、想、发表各自的见解。电源用电器设问学生实验(2)讨论问题:(1)声源是什么?(2)光源是什么?(3)电源是什么(由学生对比回答)最后从能量的角度确立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的定义。思考探究。用一节干电池、开关、小灯泡组成电路,观察小灯泡亮度变暗,讨论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猜想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电路的组成设问启发(电脑投影)引导学生观察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并介绍电路的三种状态,短路,通路,断路。观察自己所连接的电路,联系自家的家庭电路讨论、回答问题。了解电路三种状态。培养观察能力。由简单电路联想到家庭电路及其他复杂电路。电路图设问启发(电脑投影)问题:请大家把你连接的电路记录下来,看谁想的办法最简单,最能说明问题。出示电脑幻灯片,电路实物图。巡回指导。观察电路。讨论探究。观察符号图例。画出电路图。了解到实际连接电路前应该先画出设计电路图。想想议议(电脑投影)观察有问题的电路幻灯片展示问题,提出只移动一根导线将电路改正的要求。动画修改。通过观察找出问题所在。设计纠正方案。动手画出正确的电路图。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练习通过课本P105第1,2题,引导学生思考,作出解答。通过观察连接出正确的电路,画出正确的电路图。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小结(电脑投影)幻灯片展示今节有关内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教师引导下,看、想自我总结有关知识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猜想能力。布置作业布置课本P95动手动脑学物理2、4题。回家动手练习,实验。附:板书设计一、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1)有电源(2)电路闭合(即处处接通)二、电流的方向(电源外部):电源正极---------用电器--------负极三、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四个部分)四、电路图:利用规定的符号代替实物,把电路表示出来的图形就是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