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0.3电磁铁课时本学期第课时日期本单元第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感知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电磁铁的工作原理。2.知道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几个因素。3.了解电磁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2.通过实验设计,制作电磁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分析实验数据和信息汇总的能力。情感目标1.积极参与动手制作,细心观察等科学探究活动。2.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主动与他人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重点难点重点:制作并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那些因素有关。难点:学生的实验设计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器材投影仪、微机;螺线管,铁棒,几个小磁针,一个线圈匝数可以改变的电磁铁,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一小堆大头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标注启动课堂新课引入一创一、设情境,引入新课【提出问题1】如果要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应该怎么办呢?【实验】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演示实验:先将小磁针放在螺线管的两端,通电后观察小磁针偏转的程度,再将铁棒插入螺线管,通电后观察小磁针偏转的程度。【现象】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的磁性明显增强,引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猜想:增大电流、螺线管绕密些、中间插一个铁芯等方法。师生讨论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探求其原因教学过程二、制作电磁铁阅读课本,知道什么叫电磁铁、怎样制作电磁铁。依照课本的指导,自主选择器材。大约八、九分钟后,各组都制作完毕。(提醒学生用小刀将两头的绝缘漆刮掉。)甲:用1m细漆包线在大铁钉上顺一个方向绕制60匝的线圈,再用棉线在漆包线表面缠绕一层,使漆包线不致松散,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电磁铁。同样的方法,用1.2m细漆包线在另一大铁钉上绕了80匝制作了另一个电磁铁。乙:我们也制作了两个电磁铁,不同的是一个绕在铁钉上,另一个绕在钢制的水泥钉上。我们想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平等的关系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三、实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1.猜想。师:“电磁铁能吸住多重的东西”,也就是电磁铁的磁性大小。那么,电磁铁的磁性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各个小组讨论一下,然后把你们的观点告诉大家。鼓励:大家的猜想都有道理,相比之下,丙组的猜想比甲组更合理一些。你们的这个猜想的确与众不同,坦率地讲,我也说不清楚铁芯的粗细是否对电磁铁的磁性有影响。给的器材里2枚大铁钉也是一般粗,不过,课后我们一起来研究。谢谢你们,能提出这么好的猜想来,让老师也大开眼界。甲组:跟通过漆包线的电流、它两端的电压以及漆包线的电阻有关。乙组:还应当与线圈的匝数多少有关。丙组:我们认为甲组的观点有些重复,根据欧姆定律,电压和电阻的共同作用就是电流,所以,我们的观点是:通过漆包线的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的多少会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大小。电磁铁磁性的大小跟铁芯的粗细有关,越粗磁性越强。教师真实地在学生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甚至有意识地表现自己的无知),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使学生去除对教师的神秘感和权威感,主动承担探究的责任。2.方案。电流、匝数都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各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1)采取何种步骤?(A.保持匝数不变,磁性与电流的关系;B.保持电流不变,磁性与匝数的关系。)(2)用什么方法来反映电磁铁磁性的强弱?(用吸引铁屑的多少,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用弹簧秤的方法。)(3)用什么方法来改变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减电池个数;或者用滑动变阻器。)在研究“保持电流不变,磁性与匝数的关系”实验中,甲组依照这样一个方案进行探索(如图)。我们把它贴在黑板上,让大家展开讨论。甲组解释说:将两个电磁铁分别接在相同的两节干电池上,通过它们的电流是相同的,就可以研究“保持电流不变,磁性与匝数的关系”。制作1m的漆包线做成50匝的电磁铁,1.2m漆包线做成的80匝的电磁铁设计分别将两个电磁铁接在同一个电源泉上,设计简单、思路明朗记录线圈的匝数(匝)5080吸引的图钉(个)59结论“电流一定时,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就越强”“探究?合作?发展”的新理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