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物体的沉浮条件[设计意图]:1.通过实验引发讨论,培养学生探索事物现象的能力。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能力。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教学目标]:1.知道物体的浮沉是由重力和浮力决定的。会判断物体浮沉。2.会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并知道漂浮的物体浮力大小等于物重。[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物体的浮沉是由重力和浮力决定的。会判断物体浮沉。难点:会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并知道漂浮的物体浮力大小等于物重。[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什么是力?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二.新课教学演示实验:将三个乒乓球浸没水中(一个充满沙;一个中空;一个有部分沙,用蜡封住),松手后出现什么现象?分析讨论。图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重力、浮力)它们的施力物体是谁?(地球、水)图2(1)当=G时,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状态(静止)(悬浮)(2)当>G时,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状态(上浮)最终悬浮。(3)当<G时,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状态(下沉)最终静止()比较实心物体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也可以判断物体的浮沉.当物<液上浮;当物>液下沉;当物=液悬浮三.例题讲解例1把质量为250g,体积300cm3的金属球放入水中,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为N。解本题的关键在于确定金属球在水中静止时所处的状态。方法一,求出球的密度ρ球,再跟ρ水比较。方法二,假设该球全部浸没水中,求出它在水中受到的最大浮力,然后跟它的重力比较。例2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放入一个质量为20g的物体,从容器中溢出15g的水,则该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A.下沉,压强不变B.上浮,压强不变C.漂浮,压强减小D.悬浮,压强增大判断浮沉的关键是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取决于水面的变化情况。例题3如图1物体悬浮在水中,水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物体静止不动,F1、F2是一对平衡力B.因为物体上表面的面积较大,所以F1<F2C.F1和F2的合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D.物体受到合力的方向是向上的图1图4例题4.把一铁块系在气球上,放入水中,恰好悬浮于水中某处,如图2所示,现沿容器壁缓缓注入一些水,则铁块和气球将〔〕A.仍然悬浮B.下沉C.上浮D.都有可能例题5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6N的木球用细线系在底面积500㎝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球被浸没时,(g=10N/kg)求:(1)木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细线对木球的拉力;(3)剪断细线,木球处于静止时,本球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四.完成学案(1--------5题)物体的沉浮条件(学案)1.一小球所受的重力为5N.体积为5×10-4m3。将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N(取g=10N/kg),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放开手后,小球将(填“上浮”、“下沉”或“悬浮”)。2.把一个自制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液体中。情况如图4所示,由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这个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甲中液体的密度较大B.这换个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D.乙种液体的密度较大3.如图所示,把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盛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溢水杯中,甲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40g,乙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50g,则:小球质量是________g,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___4:5(选填“>”“=”或“<”=)4.潜水艇在水面下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水对它的压强_______(以上填“增大”或“减小”、“不变”)。一艘浮在河面上的轮船不装货物时,排开水的体积为200m3;当它装上1800t货物后,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m3。(河水的密度1.0×103kg/m3),当它驶入大海会(填“下沉”或“上浮”、“不变”)5..悬浮在空中的气球要下降,必须____________,从而使___________减小;潜水艇要从水中浮上来,要使潜水艇__________减小.6.如图7-23所示,浸没在烧杯底部的鸡蛋所受水的浮力Fl小于鸡蛋的重力.现将适量的浓盐水倒入烧杯中,鸡蛋所受的浮力为F2,则Fl与F2的大小关系为()A.Fl<F2B.Fl=F2C.Fl>F2D.无法确定7.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