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三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检测案编制姜运和审核王飞燕12015高三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测试题第一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60分)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读右图完成1~2题。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A.人口数量增多B.气候变化C.森林破坏D.围湖造田2.右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综合性B.区域性C.整体性D.差异性右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右图,回答3~5题。3.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4.多年平均雪线高度()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5.依图示资料可知()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6~8题。6.造成图中7、8、9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地形D.洋流7.下列地区中,其自然带与图中3自然带相一致的是()A.江南丘陵B.伊朗高原C.巴西高原D.撒哈拉沙漠8.关于图中9自然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相同B.大陆东西两岸植被类型相同C.各处均为常绿阔叶林D.大陆西岸植被叶质较厚2015高三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检测案编制姜运和审核王飞燕2雪线是指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的界线,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林线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读右图,回答9~10题。9.图中显示的高山自然景观,位于()A.热带地区B.温带地区C.沿海地区D.内陆地区10.随着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增加和森林面积的减少,中纬度地区的雪线和林线的海拔高度的变化将是A.雪线上升,林线下降B.雪线下降,林线上升C.雪线上升,林线上升D.雪线下降,林线下降右图是我国北纬30°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完成11~12题。11.造成我国100°E以西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较小的最主要因素是()A.海拔B.降水C.冰川D.土壤12.我国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右图示意亚洲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和七月份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完成13-14题。13.该国()A.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B.年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C.最大水系流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D.常年受西风带控制14.②地的自然带为()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高山草甸带C.温带荒漠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读①(105°E,26°N)、②(128°E,42°N)、③(90°E,43°N)三个地点的山地针阔混交林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15~16题。15.①地山麓自然带一般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热带季雨林带16.影响①与②两地、②与③两地山地针阔混交林出现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降水、热量B.热量、降水C.降水、降水D.热量、热量读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图回答17~19题。2015高三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检测案编制姜运和审核王飞燕317.若①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可能位于()A.山东半岛B.欧洲西部C.澳大利亚东南部D.圭亚那高原18.该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整且比南坡高的原因是()A.北坡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且地处迎风坡B.北坡坡度比南坡小,地处阴坡和迎风坡C.北坡的海拔比南坡高,植被覆盖率比南坡高D.北坡相对高差大,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分条件好19.若CD一线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B、C两点最大温差为28.8℃,则该山地的海拔最接近()A.3700米B.4800米C.5000米D.4680米右图为垂直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理论上的对应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20.下列地区代表性植被与甲类似的是()A.巴西高原B.西伯利亚地区C.华北地区D.江南丘陵21.最能体现①~④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