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 第3讲 东西方的先哲——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历史教案VIP免费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 第3讲 东西方的先哲——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历史教案_第1页
1/15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 第3讲 东西方的先哲——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历史教案_第2页
2/15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 第3讲 东西方的先哲——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历史教案_第3页
3/15
第3讲东西方的先哲——孔子与亚里士多德考点内容要求层级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孔子的生平b孔子在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思想与主张c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与影响c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生平事迹b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c一、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1.追求礼乐的一生(1)少年学礼①苦研《诗》《书》《礼》《乐》,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②三十岁时精通“六经”,开始收徒讲学。(2)从政失败:出仕为官,官至司寇,后做官失败,结束从政生涯。(3)周游列国:率徒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4)献身文教:68岁时回到鲁国,整理典籍、删修《春秋》。2.开创儒家思想(1)背景①社会转型: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②周礼破坏:违背周礼的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③承担道义: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2)内容①礼:主张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②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收重税。③中庸:为恰当地协调礼与仁的关系,提出中庸思想。3.古代大教育家(1)教育对象:孔子开创私学,教育对象“有教无类”。(2)教学目的: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3)教学方法:①注重因材施教。②注重言传身教。(4)编修典籍:编修《诗》《书》《礼》《乐》《易》《春秋》。弟子们把孔子的思想整理成《论语》,成为儒家经典。思维点拨“仁”和“礼”贯穿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有教无类”,一视同仁,是教育思想中“仁”的体现;教育目的是要使学生举止合乎礼数,且需将仁礼完美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和言传身教则体现对学生个体的关爱(仁)和礼的示范作用。4.对后世的影响(1)对中国①古代政治:孔子编订的“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②古代文化:“六经”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③古代教育: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他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2)对世界①亚洲: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这些国家分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②西方: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论语》被译成拉丁文、英文。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二、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1.北方小驹(1)学习历程①少年时出入马其顿王宫,接触到广泛的文化知识。②17岁到雅典的阿卡德米学园学习,显示出超凡的才华。(2)思想主张①特点: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②内容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现实的幸福。理念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的存在。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但又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2.博学家(1)成就①哲学领域: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在《形而上学》一书中,他提出了哲学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②生物学领域: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植物进行了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③物理学领域:在《物理学》一书中,他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④逻辑学领域: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的简单演绎逻辑,即三段论,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中。(2)评价由于亚里士多德研究的兴趣和范围非常广泛,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问题思考材料亚里士多德曾说,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思考材料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思想?有何意义?答案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意义: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工具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3.教师生涯(1)宫廷教师: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聘请亚里士多德为其子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2)创立学园:公元前335年,在雅典东郊创立“吕克昂”学园。(3)逍遥学派:亚里士多德喜欢边散步边讲学,人称他“散步的哲学家”或逍遥学派。(4)中庸之道: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任何行为和感受都有一个中间性问题,过度与不及产生失误,中间往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 第3讲 东西方的先哲——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历史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星河书苑+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