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光的色彩、颜色3.2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指导书一、学习目标1.了解光源、光的色散,知道白光可分解为七种主要色光。2.知道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是不同的。3.知道红外线、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并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4.初步体会“比较”方法和光的色散与混合中的逆向思维二、导学流程活动1、阅读课本第三章导言部分,你能提出几个关于“光”的问题活动2、观察课本图3-1至3-5,几幅图片中的物体都能______,光源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思考:月亮能发光吗?_____月亮是“自身发光”吗?_______你觉得月亮是否可以称之为光源?__________成为光源的条件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3、重温牛顿当年的光的色散实验,器材可以提前一两天,甚至一周从生活中寻找玻璃或透明塑料多面体,或者向物理老师借用,以便提前准备。阅读课本图图3-6、图3-7,小组配合完成光的色散实验,在课本图3-6上,并标出各种色光的顺序。由探究活动可知,太阳光可以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紫等色光。这表明太阳光是由_________(选填“单一”或“多种”)色光组成的。思考,七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哪一种色光的偏折最大,哪一种色光的偏折最小。活动4、色光的混合思维的逆向:通过光的色散实验可知,太阳光可以分解七色光,那么,如果把分解所得到的七色光混合起来,将会得到______光。试实验证明。(需要两个三棱镜)由七色光的混合,我会是否会猜想到七色光中,如果只选取其中的两种色光进行混合,将会观察到什么颜色呢?思考:(1)如何获取单一的色光,如红色、蓝色、绿色,你们组能想到哪些方法,交流交流(2)如果将两种不同的色光混合,能否得到单一的色光呢?阅读课本活动3.2,给合实验,完成“想一想”,“猜一猜”,“试一试”通过“试一试”,可得结论: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其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色光。完成色光的混合实验,并完成表格的填空。光的三原色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把它们称之为光的三原色?活动5、物体的颜色仔细阅读课本活动3.3,并完成课本上的“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当光照到不透明物体上时,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其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色光,而吸收与其其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色光。活动6、阅读课本生活·物理·社会,通过阅读,知道光具有能量,光具有的能量称之为光能。课本图3-1至图3-4四幅图片,光能分别转化为哪一种其它形式的能?活动7、通过课后WWW1,比较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原色,体会“比较法”活动8、温故而知新(指导阅读P61-62页内容并填写下列内容)人耳的听觉范围大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超声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次声波。红外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中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紫外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中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9、红外线:观看光的色散动画并解决幻灯片1、2的问题;小组活动:遥控器和温度计的实验;实验完毕,将实验结果填入表格:结合幻灯片3、4总结红外线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判断其是否存在;【方法点拨】红外线虽然是我们人眼看不见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可见、可感的热效应来发现她的特征,这是很重要的物理探究方法:转化法。活动10、紫外线:观看幻灯片17、18,了解紫外线的存在;小组活动:验钞机的使用结合幻灯片总结紫外线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判观看有关“臭氧层”动画;观看幻灯片24-26注意:1、许多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应该学会扬长避短;并要从自己做起坚决不用氟氯碳化物,拯救地球做环保小卫士;不要误认为红外线是红色的、紫外线是紫色的,它们都是我们人眼看不见的光。断其是否存在;【方法点拨】紫外线同样是我们人眼看不见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它可使荧光物质反光来了解紫外线的特征。课堂达标检测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_一、填空题:1、光源是指的物体,光源可以分为和两种.2、光的三原色是,颜料的三原色是.3、白色光可以分解为七色光.4、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通过红外线的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