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工交工作情况总结上半年的工业改革和发展,在宏观经济环境趋紧、各方面困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稳步向前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一)工业生产保持增长,但增长质量有待提高。1—6月,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69.07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22.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和16.9%。县区属工业、外商外资企业和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62.5%。、58.04%和40.89%,成为发展中的亮点。除汽车制造、建材行业外,大部分行业都达到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其中纺织、食品、医药、竹木加工、黑色冶炼的增幅达到50%以上。在受原材料、燃料、运输价格上涨和产品销售不畅等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长丰永州基地(含配套工业园)完成总产值11.14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6.6亿元的情况下,工业发展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不容易,这比我原先所预计的情况要好很多(前5个月的增长速度只有12点多)。但我们也要看到,上半年工业增长的质量不高,离“双过半”要求和全省平均水平还有差距:一是上半年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数比75个亿的计划数欠产6个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比全省增幅(21%)低4个百分点(在全省增幅仅高于常德、益阳排第12位)、比我市去年同期增幅(18.85%)低近2个百分点。二是增长的波动性大,其中6月份单月完成规模工业产值14.5个亿(含新增规模企业入统单月数1.18亿),差不多是2月份单月完成7.5个亿的两倍。三是在增量中县区工业所占比重过大,在县区工业中农村工业又是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净增12个亿,而县区就净增了17个亿,其中农村工业就占了12个亿,这说明支柱产业、骨干企业的拉动作用减弱。四是作为工业生产“晴雨表”的工业用电量完成10.03亿度,同比下降4.7%,冶炼企业普遍开工不足,XX县区锰冶炼企业开工率不到10%。(二)工业效益有所回升,但回速乏力,起色不大。1--6月规模工业实现产销率97.82%,同比提高3.22个百分点,而且产销率呈逐月稳步回升态势,企业产销衔接较好。1--5月份,第1页共6页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7.11,虽然比去年同期上升1.77个百分点,但低于全省经济效益综合指数7个百分点,从总体看,企业特别是长丰等骨干企业亏损额继续加大,利润总额同比大幅下降,全市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096万元,同比下降66.12%,其中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亿元,同比减少1.5亿元,下降45%.(三)技改投入大幅增长,但缺乏骨干后续项目。上半年全市完成技术改造投入1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倍多。特别是重点技改项目进度完成较好,全省工业化汇报会上我市上报的24个在建项目中,90%的在继续施工建设没有停步、有的已经竣工投产。如长丰新涂装车间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总装项目已经开始土建施工;烟厂30万箱改造按计划进度顺利进行,年底投产把握较大;湘纸15万吨项目已经打桩,下半年建设进度可望加快;县区也有长丰空调、大自然木业、榕达钢厂、科贸林化等一批投资较大的项目陆续投产。但技改目前的问题不容忽视,骨干储备项目不多,部分重点项目如湘纸15万吨项目受资金紧张影响,进度有所放慢,上半年只到位资金3100万元,已经签约的招商引资项目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四)国企改革资产处置步伐加快,但改革成本缺口巨大上半年,市属企业改革重点继续抓2004年没完成“两个置换”的8家企业改制,并通过对5家未改制企业的调研,新启动了化工集团的改制。在推进改革中,我们把加大改制企业资产处置和改制资金筹集力度放在首位,上半年,成功处置了美印、汽修、湘罐、万利、永纺5户企业的主体资产和冷耐的厂房设备,成交额9056万元,通过公开拍卖增值9%。在6月的“港洽会”上,永客的客车生产目录、潇湘整体转让等优良资产先后与日本、巴西、香港的客商签约。现在看来,筹措改革成本仍然是推进改革的最大难题,已经变现和即将变现资产的企业大部分不能筹足付现成本。改革付现成本至少缺口6000万,其中永纺、潇湘集团付现资金缺口都在1000万以上。下一步工作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统一思想,增强信心。下半年,尽管困难很大、任务艰巨,特别是长丰永州基地今年要走出负增长,已经非常艰难(去年全年完成总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