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天窗[教案]A教学目标1.认识“慰.藉.瞥”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3.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A教学重难点1.读懂“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A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学习本课生字.可以用区别形近字的方法。如.“鹰—莺”“蝙—偏”。本课词汇丰富.可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2.阅读理解主要采用提出问题引导阅读的方式教学:先让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接着细读课文并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然后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一句理解课文.最后结合全文内容体会孩子被唤回家时的失落.又从天窗中想象出无穷的情形.故事.找回了失去的快乐。3.表达运用运用读写结合的策略.学习课文后.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写感受。A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A课时目标1.认识“慰•藉•瞥”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A教学过程板块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天窗图片。[2]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3]了解课文题目。师板书课题:天窗;指名读课题。[4]设置疑问。师引导:看到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吗?[示例:什么是天窗?]2.生快速浏览课文.弄清楚什么是天窗。[1]师引导:究竟什么是天窗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文。[2]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找出相关语句。[3]示例: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相机板书:一个小方洞][4]师小结: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天窗的魅力。[设计意图]利用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与作者对话.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兴趣。板块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1]同桌互读课文.相互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字音或词语。[2]师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2.检查字词预习。[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2]师指名认读.相机引导生说说是用怎样的方法记住字形的。[3]形近字识记示例:慰[安慰]蔚[蔚蓝]藉[慰藉]籍[书籍]瞥[瞥一眼]憋[憋气][4]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指导“鹰.霸”2个字的书写。鹰:注意是半包围结构。霸:上短下长.注意雨字头的写法。[课件出示“鹰.霸”的书写笔顺][5]课件出示本课要求正确读写的词语。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设计意图]写字时.引导学生分析结构相同的字在写法上的异同点.然后逐步帮助学生养成分析字形.归类书写的习惯。正确书写汉字的基础是理解汉字的意思。板块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1]师引导:快速默读课文.想想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概括。[2]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3]生交流。[相机课件出示: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2.大声朗读全文.读通.读顺课文。3•学习第1〜3自然段。[1]师引导:请大家小声读第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2]指名交流。师引导生联系课文中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3]根据生的交流.出示相关语句。[4]师:漆黑的屋子里有了天窗•有了亮光•天窗就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设计意图]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读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句段和感受情境•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也留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第2课时A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2.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