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2)明确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3)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基本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2、能力目标:逐步学会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我国少数民族的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从现在做起,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三、教学方式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四、教学用具采用制作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营造:伴随背景音乐《坐上火车去拉萨》展示美丽繁荣的和谐西藏。)师:这些画面给你的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生:美丽的风景,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示了藏族人民幸福的生活。师:展示图片《封建农奴制下悲惨的西藏》。问:对比前后两组画面你又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充分认清旧西藏的无比黑暗、无比残酷、无比落后的历史事实,充分认识到今日幸福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反分裂斗争教育。)过渡:让我们一起透过西藏的历史去感受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翻天覆地的变化。【讲授新课】活动一:学生预习成果展示。由每一组的代表发言。(多媒体展示问题以及成果)1组:我国的民族概况是怎样的?调查下身边的人民币上的文字和人物,他们属于哪个少数民族?这些情况说明了什么?2组:结合历史课学习的知识,用史实印证为什么说我们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3组:旧中国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又逐步形成了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我国能真正建立起新型民族关系的原因是什么?4组: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什么样的原则?这些原则的含义、地位及其相互的关系是怎样的?5组:你如何看待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问题呢?有人认为这符合我国国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公平,对汉族考生不公平,你同意哪种观点?6组:列举当今世界因民族问题影响国家发展的实例。这些实例说明了什么道理?(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屠杀、卢旺达种族灭绝、波黑战争、车臣战争、新疆“7.5”事件、西藏“3.14”事件)过渡:我国发生的新疆“7.5”事件和西藏“3.14”事件,是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行径,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更应该思考作为公民为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活动二:分组讨论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①珍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②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③巩固和发展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比如:略。)相关知识点延伸:(国家的角度)①坚持和完善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活动三:理解运用请将手中分发的材料,分别进行归类,它们分别体现了哪个原则?如何体现的?材料:平等:1、2、4、5、8、9、10团结:3、5、6繁荣:4、71.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全国人大代表总数的13.76%,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参政议政。在西藏,人口不足3000人的珞巴族也有自己的一名代表。(政治平等)2.在西藏,学校除开设汉语教学外,另还开设藏语言教学,包括藏族在内的各少数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文化平等)3.全国人民对西藏人民的无私援助也从未停止过,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援藏工作的高潮。近些年来藏族人民与其他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不断扩展,各个民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水乳交融、具有深厚血肉情感联系的民族关系进一步得到巩固。(团结)4.随着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央不断加大对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