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素质大赛情景答辩部分精彩集锦时间:2009年08月20日作者:激流点击:2403次2008年11月18日,盐山县首届班主任素质大赛决赛在县教育局四楼会议室举行,比赛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共有14名选手参加了决赛,通过一天的激烈角逐,新华小学的刘真、实验中学的刘彦云、盐山中学的曹蕾荣获本次比赛的一等奖。教育局王局长作了重要讲话,在肯定各选手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鞭策各获奖选手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鼓励她们将大赛感悟更好的迁移到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并带动更多的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此次活动的开展对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提升班主任综合素质,推动优秀班主任在我县的榜样示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比赛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水平,促进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本次比赛分片赛和决赛两部分,共33个单位参加。各个单位都是在好中选优的基础上选出最优秀的选手来参加比赛。这次比赛普遍反映良好。现将此次比赛的班主任“情景答辩”板块的题目及评委提问及参考答案向大家公布,借以引起全县广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兴趣和研讨,通过大家的共同参与,把我县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题目一1、案例简述:学生每天中午都吃学校的盒饭,一天,班主任发现垃圾桶附近饭盒扔得到处都是,就请在场的同学清理。可在场的同学却说:"这事一直是小东在做,我不管!"小东是刚从外校转来的,家境很贫寒,人也很老实。问题:这时,班主任应该怎么做?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教育学生?参考答案:老师与在场的同学一起清理干净。事后再找机会与学生谈心,或以班会或其他形式,让学生明白:A.要保护环境卫生。B.同学之间是平等的,工作应该是大家分着做。C.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爱。2、评委王娟提问: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如何对待不同境遇的学生?选手李梅英回答:学生之间是平等的,班里的卫生工作应该是大家分着做,这样可提高学生对班级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对于家境等各方面有困难的学生,班主任更应该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多加关心,给予温暖,消除自卑心理,避免同学歧视,营造一个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的和谐氛围。题目二1、案例简述:班上张强和汪波打了起来,被值日老师抓到班主任处。班主任问原因,张强和汪波异口同声的指责对方,强调自己的道理。问题:(1)这时班主任应该怎么做?(2)你如何认识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参考答案:(1)先耐心听学生谈事情的经过,弄清楚事情真相,从中判断各自承担什么责任。再让学生谈打架的害处;之后让学生讨论他们各自应当承担什么责任。(2)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具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要求时才能实现。”当今学生自我主见比较强,很有自己的思想,所以有一部分学生会不听别人的劝告,包括家长的和老师的,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和做自己的事。因此,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非常重要。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悟出道理来,而不是老师苦口婆心的说道理。自我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比如:自信疗法、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调节自己的情绪、自我反省等。2、刘耀东评委提问:你在日常工作中是怎样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盐山中学选手曹蕾选手回答:自信疗法、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调节自己的情绪、自我反省等。题目三:1、案例简述:班上有"四大金刚",一个班干部,三个课代表。有的同学反映,他们四个很团结,个个都很牛,谁给他们提意见,不仅听不进去,还可凶了。问题:(1)你认为该怎么做?(2)班主任如何看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参考答案:非正式群体是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乃至日常学习、生活极具影响力,值得老师们注意。如果非正式群体的价值取向、目标、行为规范与班集体一致时,会对班集体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但值得我们重视的是,非正式群体也有偏离集体、偏离正确舆论的时候,这时就要求我们教育者适度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