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理解创新在民族进步中的作用。(二)能力目标通过实例探究,能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了人类思维和文化发展;初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对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信心;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民族进步而努力创新。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创新的作用。难点:如何理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讲解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语:让我们一起走进重庆:“那些年的那些事儿”。(一)情景导入:(预设完成时间3分钟)图片分享(六七十年代的临江门,昔日的解放碑,带绞箱的公交车,老式的奥托出租车,中国特色的爆米花儿制造工艺……)回首重庆的昨天,如在眼前;让我们一起继续赏识重庆的今天,万物焕然:视频分享。导出课题: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多媒体展示)(二)探究新知:(33分钟)师引导:为了更好的探讨这个话题,咱们有必要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下面先请大家打开教材78页,结合我们的学习目标,自主探究:P78—80,创新的作用,感悟创新的魅力。(时间3分钟,然后请同学展示并分享初探成果)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过渡: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同学们已经对创新的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能够更好的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究,对创新的作用深剖细析,共同领悟创新的魅力。谈到创新,咱们不得不提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让我们一起回望印刷术的发展历程。多媒体图文资料展示: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现代印刷技术(激光照排)。资料分享:走进3D打印。文字资料:所谓3D,就是由长、宽、高三个维度所构成,只要设定好电脑中3D建模的体积大小,在不考虑耗损的情况下,3D打印机是可以分毫不差的打印出完整的实体出来。美国著名的《经济学人》杂志专门撰文,将3D打印技术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强调了3D打印“有可能颠覆工业的新技术”。图片展示:来自2013年10月24日南坪会展中心云博会分享教师亲身对3D打印的所见所感。1师生通过合作分享、探讨印刷术的发展历程,演绎归纳得出: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的劳动对象。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板书:一、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过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与进步,使我们今天的生活变得如春天般的温暖。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师:听着《春天的故事》,你会联想到什么?生:邓小平、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深圳、特区……师生通过合作分享,得出结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了制度创新,促成了今天深圳的大发展。师:歌曲《春天的故事》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从此在中华大地上人们掀起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与创新,在改革实践中涌现出了各种新思想、新理论、新制度。合作探究一:中国的改革创新请用事例说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分别在以下四个方面有哪些创新?1.理论创新2.制度创新3.科技创新4.文化创新师生共同归纳: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其中理论创新是先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他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板书:二、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回首了重庆的昨天,赏识了重庆的今天,让我们一起畅想重庆的未来。资料分享:走进智慧城市1.视频:关于国外智慧城市建设。2.文字资料:智慧城市的内涵。中国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103个城市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重庆是首批试点城市之一。智慧城市是在物联网、传感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目前,我国将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