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的视角》读书笔记[美]W•理查德•斯科特(W.RichardScott),杰拉尔德・F•戴维斯(GeraldF.Davis)/著,高俊山/译.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OrganizationsandOrganizing:Rational,Natural,andOpenSystemPerspectives)[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第开放一系篇统的:视组角》织研究导论第一章:作为研究主题的组织1.组织的重要性“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组织化的社会”,帕森斯认为:“组织的发展已成为高度分化社会中的主要机制,通过这个机制,人们才有可能完成任务,达成对个人而言无法企及的目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舞台上,组织正日益普遍起来,这一点恰恰说明了其重要性,同时,它们的重要性还体现于另一个方面,那就是,组织正越来越频繁地被作为困扰着当代社会的各种弊病的根源。比如:(1)米尔斯在1965年便警觉的提出了“权力精英”的出现,他们再三个重叠的组织登记中占据高地:国家机构、军队和大公司;(2)组织使现代生活理性化: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组织而被系统地理性化—即被规划、被系统化和科学化,变得更加有效和有序,处于“专家们”的管理之下。梅勒:“他的残酷莫过于以专家来取代善良之人,以理性的危机来取代魔鬼,及以神经质的女性取代女巫”这些广泛的对于组织的普遍负面后果的非难与关注,恰恰证明了它们在现代世界中的重要性。组织的研究可以增进我们对整个社会的理解。霍曼斯指出了组织研究对于社会科学的价值:“事实上,现代社会的大型企事业组织都是建立在人类团体的意志上的,不仅如此,组织更是这种意志的合理化反映。”2.作为研究领域的组织(1)组织研究领域的出现直至40年代后期,组织研究才作为社会学的一个独立研究领域而存在。以前都是一些实证研究:例如犯罪学家对监狱的研究,政治分析家对政党结构的考察,工业社会学家对工厂和工会组织的研究。但是这些并没有试图超越他们所研究的具体组织形式并加以归纳总结。在社会学范畴里,组织研究领域的出现也许能粗略地追溯到韦伯或更小程度上米歇尔关于官僚体制的分析。还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这一领域是在抽象的理论层次上确立的,这使人们注意到,在各种情形下这一领域的各种行为在形式与功能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相似性。正如怀特赫德所说:“在世界所有的地域和时间里,都存在注重实际的人物,他们热衷于不容改变的铮铮事实,而在世界所有的地域和时间里,又都存在哲学气质的人物,他们则热心于寻找普遍原理。恰恰是对事实细枝末节的强烈兴趣和对抽象概括的同样热情两者的结合,才形成了我们现今社会的创新。”(2)共性和差异不同的组织有什么共性呢?大部分分析家把组织看做是一种社会结构即由个体所创造的、被用来追求特定目标的协作结构。在这样的意义上,所有组织都面临着一系列共同的问题。所有组织都必须界定(和重新界定)目标;引导参与者提供服务,并对其进行管理和协调;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分配,对参与者进行选择、培训和更换,以及协调周边关系等。除了上述共同特征外,一些分析家还强调,所有组织都被同一个问题所困扰:即并非所有的资料都可悲直接用于完成既定的目标,其中一部分,有事甚至是相当多的部分必须用于维持组织本身。尽管组织被看做是完成目标的手段,但是手段本身也消耗了着很多资源,甚至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但也许并不罕见),手段(组织本身)甚至变成了目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作为研究对象的组织本身的多样性(多样化的组织),以及组织研究者各自的兴趣和背景的差异(多样化的兴趣),还有分析层次的不同(多样化的分析层次)。3.组织的基本要素(1)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组织参与者关系的模式化和规范化。任何人类群体的社会结构都可以被分为两个部分,如戴维斯所说:“在人类社会,一直存在着双重现实:一方面是规范体系,体现了应该是什么;另一方面时既存的秩序,体现了实际上是什么...这两种秩序不可能完全一致,也不可能彻底地割裂。”我们把戴维斯的第一部分称为“规范结构”,包括了价值观、规章制度和角色期待。第二个组成部分,戴维斯称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