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应是爱的教育一、爱是一种理解和尊重。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需要多一份的理解和尊重的爱,这种爱要能够把每一个孩子爱到心坎里,爱的是那么温暖那么无私;孩子犯错时,能多给孩子一个机会,当孩子取得成绩时,会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孩子有疑难时,又是孩子最好的帮手游戏时最好的伙伴最真诚的朋友;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老师是最好的欣赏者。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赞美、一个友善的态度、一颗充满的爱心……教师要用这份真诚的爱深深地去感染每一个孩子的心灵。现在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没有耐心。就拿我哥哥来说,孩子二年级了,有很多不会的题。有时问他,他一开始还好好的说,孩子如果问的次数多了,他就开始发脾气。有一次,我看到他又在发脾气,我就和他说:“他才是一个10岁的孩子,他对知识的了解,能有多少?你这样老是骂他,又不鼓励他,他成绩能好吗?先不说他成绩好与坏,你小心孩子从心里抵触你的。”说完,我带着孩子就出去玩了。隔了一段时间,当我再次见到哥哥的时候,他的脸上充满了笑容,后来我一问嫂子才知道,原来是我那天的一番话,把哥哥说醒了,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改变了很多,孩子成绩好了很多,也对他亲近了许多。有很多家长用训斥语气和孩子交流,其实大可不必我们应该信任幼儿、鼓励幼儿,让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事,同时也让他们帮助别人做一些事。我班每天安排两个幼儿维持班级纪律、负责班级的简单事务,如:分发碗勺……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每个幼儿都可以做,所以在此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得到了不同的锻炼和发展,不仅学会了做一些简单的事务,变的热爱集体、热爱劳动了,而且增强了幼儿的管理能力和独立性。因而成人应该看到,幼儿虽然年幼,但是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思维,有能力做好每一件事,强加和包办代替就会使幼儿失去选择的主动权,使幼儿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出现事事处处依赖成人或者出现逆反心理,这对幼儿健康心理和思维能力都十分不利。成人应该重视孩子的想法,不应用成人的看法去评价孩子。记得两年前从小学教育刚专为幼儿教育时,心里有一丝紧张,有一丝好奇,在面对那些调皮、上课不爱听讲的,中午不爱睡觉的孩子起初显得束手无策。为这些,我向自己所认识的老教师取经,慢慢地我发现了孩子们心理的渴望,知道了只有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才是师生间沟通的前提。有一次,孩子们在绘画时,我发现我们班的刘时宇画了一幅很美的图画,可是他画的海水却是红通通的,我有点纳闷就问他:“刘时宇,你的画好漂亮,可是,为什么你的海水是红通通的呢?”他见我没有责备他的意思,便大胆地说:“哎呀,尚老师,傍晚了,太阳照在水,水就是红红的呀。”噢,原来是这样……我微笑地点点头。事后我想,如果当时我没有问清楚事情原由,采取训斥的态度,强令他马上改正,那么我就无法找到与他沟通的机会,也无法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了。所以,教师就应该充分认识到:孩子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作为一个听众、朋友,在与孩子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的交流。二、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热爱幼教这个岗位,我捧出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孩子,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教育才会成功。记得孩子们上了中班,慢慢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有一次户外活动时,张云皓跑来问我:“尚老师,你有没有好朋友啊,你的好朋友是谁啊?”我笑着回答道:”我的好朋友是你们啊!”乐乐忽然大声说道:“老师是老师,老师不是朋友,要是朋友,她为什么不和我们玩滑梯啊”“对啊,为什么呢?”孩子们开始议论起来,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月月跑来拉我手,说道:“老师,咱们一起去玩滑梯吧!”说完,不由分说的拉我来到滑梯前,看着孩子期盼的眼光,我“勇敢”的走上去,虽然看起来我的身体和滑梯是多么的不适宜,但是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在他们心中不再是那个遥不可及的老师,我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我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那次后我和孩子们的心走的更近了,我用爱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