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兰炼二中秦小波一、指导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是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新课标》的需要,也是体现主体性教学的一种现代教学思想。本课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次课以“运动技能”“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为主要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次课教学内容是蹲踞式跳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并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发现性思维及多样性思维和自我的创新能力。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采用了尝试,启发,点拨的方法。使学生对新动作有个总体的了解,同时根据不同水平,让学生自主选择辅助练习,完善技能的不同练习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乐趣,同时,还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超越过去那种“授之以鱼”的被动教学模式,更好地贯彻“授之以渔”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会学、会用、会举一反三。通过本次课,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合作精神,激发了学生爱国,爱军的高尚思想。二、教学内容设计1、活动准备:(1)慢跑(2)小组结合立定跳远、蹲踞式跳远动作学习自编健美操和关节操2、技能学习:蹲踞式跳远(1)立定跳远(2)以小组练习为主,选择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3~~4种,自定练习方法,锻炼后作小结(激发兴趣体验乐趣)(3)走或跑三至五步,做踏跳练习(4)体验简单的确定助跑距离方法,用走步法或反跑法试一试,经过调整好大致跑准步点(了解起点,建立自信)(5)助跑、踏跳、在空中成“腾空步”的练习(6)完整技术动作的练习,然后自定跳远成绩目标,与同组同学比一比,谁跳得远?谁的进步最大。(挑战目标,体验成功)3、放松整理:(1)随音乐跳兔子舞(2)小结本次课内容是初二蹲踞式跳远动作学习单元中的第三次课,发展力量、灵敏素质,学习蹲踞式跳远。三、教学目标设计根据前两次课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身体素质和完成动作的能力,结合新课程理念,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1、学生能说出蹲踞式跳远的技术阶段及各阶段的动作要点;2、通过蹲踞式跳远的练习,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和灵敏素质,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3、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中,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4、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获得自尊和自信。四、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指导设计结合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差异,本节课主要采用导学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游戏和不同的情境设置,结合教师的启发诱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学会看课件和根椐动作的情境设置,结合教师的启发诱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会看课件和根据动作进行模仿,培养自学自练能力。2、学生活动设计这个班学生年龄都在13岁左右,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通过针对身体素质和完成动作的能力,分组建立起自尊和自信,指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想、看、练等学习活动。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完成练习。并通过学生自身锻炼和观察别人练习,学会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办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组织设计本次课采用动态分组练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自选练习起点,每组选出一个组长,对每一组提出不同的要求,依据每一个学生努力达到的目标的情况进行升级,促使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分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体验到学习和运动的乐(目的:做到因人施教,保持学习兴趣并兼顾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注:分两个沙池进行教学)4教学阶段设计本次课教学过程大体设计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技能阶段、结束阶段。(一)准备阶段包括课前准备和教学中的准备活动。.(1)课前安排:包括教师与学生共同熟悉练习,设计教学情境,安排所需要的器材及器材摆放的位置等。(2)教学中的准备活动:通过自编健美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