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Hematuria血尿诊疗程序血尿(A)显微镜检查(B)尿三杯试验(C)初始血尿、终末血尿(D)全程血尿(E)膀胱尿道镜对因治疗血Cr、尿蛋白、尿相差显微镜检查尿脱落细胞、尿培养(F)有肾功能损害尿蛋白>1.0g/L尿管型和变形红细胞、高血压及年龄<40岁(G)由泌尿外科症状和体征或尿脱落细胞检查(+)或尿中均一形态红细胞年龄>40岁(H)内科会诊KUB+IVU/US(I)CT/MRI(J)腔镜+活检+治疗-随访血尿的概念•血尿(Hematuria)并不是一个疾病的名称,而是泌尿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或体症。它也可以由泌尿生殖系统邻近器官疾病引起。又可以是某些内科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正常人在一般饮食、生活和活动的情况下,尿液中无红细胞或个别情况下偶然出现极微量的红细胞。新鲜尿沉渣红细胞数在0-2个/HP范围内。如Addis计数则红细胞数在0-5×105/12h或男0—3×104/1h女0—4×104/1h。•若尿内红细胞异常增多为血尿。•仅能用显微镜检出的血尿称为镜下血尿,•若尿液中含血量>1ml/1000ml则尿液呈红色或呈洗肉水色,称肉眼血尿。血尿的诊断•具有如下特点即可确定为血尿。•肉眼观察:留取新鲜尿液呈不透明的红色混浊液体,静置后容器底部有一层红色沉淀,震荡呈云雾状。•尿离心显微镜检查,红细胞数每高倍视野>2个。•Addis计数:红细胞数≥5×105/12h,男红细胞数>3×104/1h,女红细胞数>4×104/1h。•尿液潜血试验:阳性。在判断血尿时应注意几种情况1、假阴性:如大量饮水后,血尿可因尿液中的红细胞在低渗状态下发生裂解,而于检查时出现假阴性。•2、假血尿:在某些情况下,其他器官出血可混入尿内而呈现假血尿。如子宫、阴道、肛门直肠疾病出血等。•3、伪血尿:某种动机人为制造血尿。•4、红色尿:摄入某些食物或服用某些药物可使尿液变红。食用某些食物:如甜菜根、黑酱果、红色尿呈红色透明不混浊,静置后无红色沉淀,振荡无烟雾状,显微镜检查无红细胞,潜血试验阴性。•血红蛋白尿:呈暗红色,含量大时呈酱油色。在发生溶血时或体内的红细胞大量破坏时,使血浆中的游离血红蛋白增多,当浓度超过150——250mg/L时,游离的血红蛋白由肾脏排出,形成血红蛋白尿。常见于严重的大面积烧伤、恶性疟疾、伤寒、各种溶血性疾病、错型输血、CO中毒、体外循环手术后、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前列腺电切低渗液吸收入血、蛇毒、毒蕈以及磷、砷、苯胺中毒等。•血红蛋白尿的特点:均匀透明,静置无沉淀,振荡后无云雾状,显微镜检无红细胞或很少红细胞,潜血试验阳性。•6.肌红蛋白尿:挤压综合症、严重大面积烧伤、大动脉栓塞致200g以上肌肉严重受损等情况,因大量肌红蛋白自损伤的肌细胞中释放,经肾脏排泄而发生肌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呈红色,均匀透明,静置后无沉淀,镜检无红细胞,潜血试验阳性。•紫质尿:血朴啉病、铅中毒,由于朴啉代谢障碍所致的朴啉尿,尿液放置后或日晒后可呈红色、棕红色、或葡萄酒色。尿液均匀透明,静置后无沉淀,镜检无红细胞,潜血试验阴性,尿紫胆原试验阳性。引起血尿的主要疾病•泌尿外科疾病•全身性疾病•肾内科疾病•尿路邻近器官的疾病泌尿外科疾病•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核•泌尿系感染•尿石症•泌尿系损伤•丝虫病•运动员血尿•肾下垂•肾血管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泌尿系肿瘤•临床征象及诊断要点:血尿多为无痛性间歇性全血尿;应进行尿脱落细胞检查。•肾肿瘤:可能触及肾区肿块;静脉肾盂造影、B超、CT等可以确定诊断。•膀胱肿瘤:原位癌、浸润性癌早期可为镜下血尿,晚期可出现尿频、尿痛;双手合诊可能触及肿块。膀胱经可以观察膀胱肿瘤的部位和范围。同时可以活检。B超、CT肿瘤的浸润深度和膀胱周围情况。•输尿管肿瘤:输尿管插管可以测出出血的部位;逆行输尿管造影有时较静脉尿路造影效果更佳。肾盂输尿管镜可以直接观察和活检。•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可以出现终末血尿甚至全血尿;直肠指诊、B超、血PSA检查有助于诊断。•尿道肿瘤:可有尿道口溢血或初始血尿;尿道触诊、尿道镜检有助于诊断。泌尿系结核•临床征象及诊断要点:•80%以上肾结核为膀胱受侵犯的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