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5实验教学考核细则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是新课程下学生学业评定的主要要素。笔试只能反映学生所习得三维目标的一部分,要进行口试、面试的考查,促进笔试、口试、面试的有机整合与互相补充。因而我校对新课程下学生成绩评定将根据本学段目标达成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考核评定。一、语文。1.笔试。试题以县教研室期末检测题为准,成绩以片区统考成绩为准。2.口试、面试。为了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避免“高分低能”的教育结果,面试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期末由教导处组织测评。(40分)第一学段考核内容及办法。(1)识字与写字(8分)a.认识本学期课本一类字100个,正确率达98%以上。b.注意书写时汉字的间架结构和笔顺、正确美观书写汉字30个,且写字姿势正确,习惯良好。(2)阅读(10分)a.选择与课文相近似的短文,考察学生能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对感兴趣的能否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否适当展开想象,填补课文有关空白。b.能否有感情背诵应该背诵的某篇文章。(3)说写话(10分)提供相应说写情境或写话素材,现场考查说写话能力及水平。(4)口语交际(12分)a.正确自然使用普通话。b.能认真倾听别人说话,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c.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d.与人交谈时,充满自信,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二、数学。1.笔试成绩(测评方法与语文相同)(60分)162.口试、面试:侧重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40分)(1)数学知识的理解(8分)a.能够自己举出一定数量的有关这一概念的正例和反例。b.能够在几个概念之间比较他们的异同,并正确认识这些不同概念所对应的不同解释。c.能够将概念从文字表达转换成符号的、图象的或口头的表述。(2)数学技能的掌握。(10分)侧重考察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与掌握,以及不同解题策略的运用。(3)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分)a.用一段文字编写成描述一个与儿童生活贴近的故事或文件(要解决的问题包含在这个故事或文件之中,这个故事或事件实际上就是为学生设置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b.用促进较高层次思维的词语来提问(如:解释、说明、联系、区别、对比、分析、推断、解决、发现、概括等)。c.使用“渐进”式问题(这种提问使前面的信息作为后面问题解答的依据)。d.在问题的后面补充跟踪问题(如:“为什么”、“怎么样”)以上四种测评办法,以波利亚式框架作为评分标准。a.学生如何理解这个问题?(3分)b.是否有证据证明他有一个解题计划?(3分)c.答案是否正确或合理?(2分)d.每一步是否正确?(2分)e.是否对解法进行了检查或概括?(2分)(4)思维水平。(10分)a.思维的独立性是否具备。b.能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