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辅助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本章要点高脂血症的基本概念高血脂对人体的危害引起高血脂的因素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物质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硬化、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等,其主要起因是动脉硬化。MHO组织对动脉硬化(AS)的定义是:动脉内壁沉积有脂肪、复合碳水化合物与血液中的固体物(特别是胆固醇),并伴随有纤维组织的形成、钙化等病变。硬化出现在心脏冠状动脉部位则形成冠心病,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及急性心死亡。从正常动脉到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约需十到几十年的时间。但从无症状的动脉硬化到有症状的动脉硬化(如冠心病),则只需要数分钟。很多患者因毫无思想准备,也无预防措施,所以死亡率很高。在很多国家,其死亡率列在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三位,约占死亡率总数的30%~50%,由此带来的社会损失与经济损失很大。一、概述(一)、脂类分类与高脂血症的定义1、血浆中的脂类和脂蛋白血浆中的脂类: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酯、胆固醇以及游离脂肪酸;血浆中脂蛋白有两种分类方法:蛋白电泳法:分为α-脂蛋白、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和乳糜微粒;密度离心法: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血脂是指体内脂肪在血液中脂质的总称,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胆固醇是一种必须的身体脂肪,它不仅存在于血液中,还存在于人体组织中,包括在肝脏中合成。胆固醇经常存在于血流中。正常血清总胆固醇为1.83一5.20mmol/L。甘油三脂,又称脂肪。是由食物脂肪与肝脏合成的。正常血清的甘油三脂是0.45-1.70mmol/L。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结合而成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它的水平越高,动脉硬化的可能性越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常被称为“坏”胆固醇。正常值:2.07-3.12mmol/L。高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结合形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如同血管内的清道夫,将胆固醇从组织转移到肝脏中去,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也称为“好”胆固醇。正常值为0.94-2.0mmol/L。2、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的任何一项增高均可诊断为高血脂症。单纯的胆固醇增高称为高胆固醇血症;单纯的甘油三脂增高称为高甘油三脂血症;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均增高称为混合型高脂血症。发生高脂血症时,高密度脂蛋白往往下降。血脂高于正常的上限称为高脂血症。血浆中的脂类几乎都是与蛋白质结合运输的脂蛋白被看成是脂类在血液中运输的基本单位。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均能反映脂代谢紊乱的状况。(二)、高血脂的危害1.高血脂对人群的危害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的持续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的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研究表明:在总胆固醇<3.90mmol/L的人群中未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联合计划研究组对8,000多名男性白人的研究表明:血清胆固醇>6.96mmol/L的男性白人冠心病(CHD)的危险性是血清胆固醇≤5.67mmol/L的2倍。另有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8.06mmol/L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比血清总胆固醇<4.9mmol/L者增加几倍2.高血脂对机体的影响长期高血脂症(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脂质过多沉积在血管壁并由此形成的血栓,导致血管狭窄、闭塞,而血栓表面的栓子也可脱落而阻塞远端动脉,栓子来源于心脏的称心源性脑栓塞。因此,高脂血症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高血脂也可加重高血压,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血管壁变薄而容易破裂,为此,高脂血症也是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炎症性、多阶段的退行性复合性病变,导致受损的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缩小。由于动脉内膜聚集的脂质斑块外观呈黄色粥样,故称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与冠心病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胆固醇与甘油三脂皆增高的,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更大。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