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归纳推理练习题下列例子,应用了哪一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1.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把一群生活条件相同、饲养方法相同的同种的狗分成两组,对其中一组狗做手术,切除它们的大脑皮质,另一组则不施这种手末。心理学家发现,做了手术的那一组狗失去了条件反射,另一组未做手术的狗有条件反射。那位心理学家据此得出结论:大脑皮层的作用是狗有条件反射的原因。答:求异法2.19世纪,德国有机化学家李比希到英国考察绘画颜料柏林蓝的制造过程,在工厂里,他看到工人用一根铁棍在装着配好的有机溶液的大锅里挽拌,搅拌时发出很大的声响,李比希觉得很奇怪。后来工人对他说,揽得声音越大,柏林蓝质量越好。李比希认为搅拌声响的程度只不过是表面现象,通过进一步分析,他发现,搅得声音大,无非是用铁棍使劲蹭锅,把更多些的铁屑蹭下来,使铁屑与有机溶液化合而制成柏林蓝。3.1885年,德国夫顿堡矿业学院的矿物学教授威斯巴克发现了一种新矿石。他首先请当时著名的化学家李希特对矿石做定性分析,发现其中含有银、硫和微量的汞等。后来,他又请文克勒做一次精确的定量分析。文克勒分析的结果,一方面证明李希特对矿物成分的分析是正确的,但是另一方面又发现,把各种化验出来的已知成分按百分比加起来,始终只得到93%,还有7%的含量找不到下落。文克勒认为,既然已知成分之和只及93%,那么剩下的7%的成分必定是由矿物中含有的某种未知元素所构成的。4.人们进行过测试,发现运动员虽然从事的运动项目不同,但由于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他们每分钟的脉搏和呼吸次数都较常人少,肺活量则较常人大。不爱好体育活动而且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虽然职业不同,他们每分钟的脉搏和呼吸次数都较运动员多,肺活量则较运动员小。因此,体育锻炼能影响人的脉搏、呼吸次数和肺活量大小。5.人们知道棉花能保温,人造棉能保温,积雪也能保持地面温度。棉花、人造棉和积雪的性质、形态等情况都不同,是什么原因使这些不同的东西都具有保温性能呢?经过考察发现,这三种物质都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即都是疏松多孔:有许多空气间隙。6.18世纪伟大的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关于热和冷的原因之探索)一文中推断:我们摩擦冻僵了的双手,手便暖和起来;我们敲击冰冷的石头,石头能发出火光;我们用锤子不断地锤击铁块,铁块也可以热得发烫。由此可知:机械运动产生热。7.“国外文献报道,长期用1%阿托品滴眼,每天一次,可防止近视发展。上海某个眼防所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他们用1%阿托品滴一只眼,另一只眼不滴阿托品,两者作对照,经7个月治疗,滴药的眼睛近视度数平均降低0.88度,不滴药的眼睛视力无进步。但是,这个疗法的缺点是患者畏光。后来,他们将阿托品的浓度降低(一般不小于0.01%)治疗近视的学生。疗效和副作用也随阿托品浓度的降低而减弱。”8.我国古代有则断案故事。大意是:妻子杀死丈夫,再放火烧掉房子,诡称丈夫被烧死。夫家怀疑,告到官府,死者之妻不服。主审官取来两口情况相同的活猪,一口先杀死,一口不杀,再一同放在柴草上焚烧。他发现活猪被烧死时大口呼吸而死后在口鼻内留下大量烟灰,先杀死后焚烧的口鼻内无此现象。所以他认为前者口鼻内留下大量烟灰是猪被活活烧死而滞留下来的物质。由此他又推想人若被火烧死也会在口鼻内留下大量烟灰。据此他对死者验尸,发现死者口鼻内没有留下大量烟灰,因而判定死者不是被火烧死而是死后被焚。经过审讯,死者之妻终于服罪。9.科学家在研究低温下某些导体的性质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些导体的电阻随导体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导体的电阻突然消失,这就是超导现象。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导体温度降低与导体电阻减小之间有因果联系。10.我国古代一位著名医师发现某山区许多人得了一种“夜盲症”。白天视力正常,晚间如同盲人。他进一步观察分析后发现,穷人少吃荤,缺少其中某种成分,多得夜盲症,但同地区的富人多吃荤,不缺这种成分,不得夜盲症。他最后得出结论,少吃荤菜是得夜盲症的原因。11.种植马铃薯是选用大个的薯块好,还是选用小的好?有一个农业试验站曾做过这样的试验:用10克、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