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交往与心理健康——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李平心理健康是现代幼儿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都日益关注的问题。根据有关心理学专家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的幼儿应具有“智力符合常态”、“情绪稳定而愉快”、“意志健全和行动协调”、“性格和自我意识良好”以及“人际交往和谐”等个性心理特征。特别是“人际关系代表着人的心理适应水平、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人际交往不良常常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①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水平,对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各种心理疾病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现如今的幼儿,大多自我中心意识较强,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不能与人合作,这些都是幼儿人际交往不和谐和心理不健康的外在表现。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改变这种现状,使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我们尝试进行了从小班至大班为期三年的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研究,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帮助幼儿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水平,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一、为幼儿创设一个舒适、安全的物质环境和一个文明健康的精神环境,使幼儿身在其中,感到轻松、愉快,这也是有利于幼儿交往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1、消除小班新生对新环境的恐惧。我们将幼儿的活动室布置得赋有童趣:墙壁上大幅的卡通画,活动角大量的玩具、图书,漂亮的桌、椅、床等,都强烈地吸引着幼儿。再加上老师和蔼可亲的问候,像妈妈一样的微笑,使得刚入园的幼儿增添了一份对新环境的安全感。2、建立平等、互助的班风。在活动室布置上突出有关“团结友爱”的主题画,要求全班幼儿对待同伴要友好,要互相帮助。老师更是以身作则,努力与幼儿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亲密的新型师生关系,用商量的语气和每个幼儿交流,及时给予幼儿帮助,和孩子们共同游-1-戏、一起散步、一同欢笑……这一切使得每个幼儿充分感受到身在集体中的轻松和愉快。二、游戏是幼儿学习交往的最佳途径,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游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经过逐步的教育和训练,幼儿掌握了许多交往方法,提高了交往水平。1、孩子都是喜欢游戏的,孩子游戏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交往过程,游戏中同伴间的交流、合作与互助,使孩子更能体会到游戏的快乐;合理地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习交往的方法,可以使游戏玩得更好。例如,在角色游戏中,教幼儿如何使用恰当的语言与同伴交谈。“乐乐商店”的“营业员”会礼貌地对“顾客”说:“请问您需要什么?”“我能帮助您吗?”。在玩绘画游戏和建筑游戏时,教孩子怎样合作画一幅好看的图画,搭建一个漂亮的建筑,怎样向同伴求助。在玩体育游戏时,教孩子们学会有秩序地排队和相互谦让。孩子们在学会了这些交往的方法后,游戏玩得更开心了。2、为了扩大幼儿交往的范围,我们还设计了诸如“去商场购物”、“和武警叔叔做朋友”、“给隔壁的老师送信”等一系列主题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和成人交往的方法,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勇敢精神,又克服了幼儿与成人交往的胆怯心理,使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更趋完善。三、自信是一种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从小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表现能力对树立幼儿的自信心意义尤为重大。我们注重发掘幼儿的闪光点,鼓励其大胆地表现自己,树立自信心。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幼儿特别胆小和害羞,从不主动与人交往,也不愿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现自己,针对这些,我们设计了“找优点”的主题活动,让每个幼儿给自己、给同伴“找优点”,优点找得越多越好。我们有意让那些胆怯、害羞的孩子多说一些自己的优点,还发动全班幼儿给他们找出很多的优点,鼓励他们大胆地把自己的长处表现出来。佳佳小朋友就是一个非常害羞、孤僻的小女孩,整天默默无声,经常让老师感觉不到她的存在,而她的伙伴也不多,-2-游戏时,总是别的小朋友去牵她的手,带她一起玩,我也曾在班上鼓励她大胆地表现自己,可她还是怯怯的,从不主动与人交往。通过“找优点”的活动,我和全班小朋友给她找出了一大堆的优点:比如爱学习、守纪律啦,与小朋友很友好啦等等,佳佳的小脸乐成了一朵花,她没想到老师和小朋友这么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