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脑抗生素疗程=CSF结果正常儿科:尹飞2012.10.20.发病机制•抗生素的治疗•国内外指南介绍•临床特点•CSF的检查化脑的发病机制细菌性脑膜炎是儿科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90%的病例发生在5岁以内,尤其是1岁以内婴儿。迄今为止,该病仍是威胁儿童生命的神经系统急症,也是世界上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10种疾病之一,幸存者中约30%-50%遗留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而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抗生素治疗,能显著改善患儿预后。对化脑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细菌启动的炎症反应和缺血性脑损伤是患儿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细菌的细胞壁及DNA是宿主炎症反应的诱导剂,可通过TLR2/NF-kB途径和非依赖TLR2(肺炎链球菌自溶酶等)途径介导TNF-a/IL-1beta等炎症因子产生,并诱导活化磷脂酶A、COX-2等多种信号途径使得炎症反应级联放大,引起BBB通透性升高及脑细胞损伤,导致CSF动力学、脑代谢和脑血管自我调节障碍,出现相应的病理生理改变。其中,细菌仅发挥启动作用,级联放大的炎症活化反应才是引起脑水肿,致使患儿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化脑的临床特征细菌性脑膜炎常见的3联征是发热,颈项强直,精神状态改变。荷兰的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显示,该3联症提示细菌性脑膜炎的灵敏度为44%;提出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中,95%的患儿表现出头痛合并有以上3联征中的2个症状。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畏光,恶心,呕吐,惊厥,皮疹和局部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受年龄、病程、治疗状况等影响,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可多变,而无特异性,有时甚至缺乏相应的症状。婴儿可表现为发热或低体温、昏睡、激惹、拒食、呕吐、腹泻、呼吸困难、惊厥和前囟饱满紧张等,脑膜刺激征常缺失。较大儿童表现出上述的常见症状,且75%的患儿脑膜刺激征阳性。严重的颅内压增高时,出现血压升高、心动过缓、呼吸困难等。以下情况时应警惕化脑的可能:1.精神差,面色改变、纳差、体温不升、发热,烦躁、呕吐、睡眠增多、囟门紧张度与平日不同等症中2项以上者;2.无明显诱因持续发热,常规治疗效;3.婴幼儿首次出现高热即发生惊厥,且不能用的热性惊厥去解释;4.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经一般治疗后恢复不理想者5.不明原因的顽固性呕吐,伴精神差,嗜睡等;6.有头颅外伤史,脊柱中线发现孔窦畸形,或前驱有中耳炎、乳突炎、蜂窝组织炎等细菌感染史。CSF检查及结果评价如果怀疑为细菌性脑膜炎,没有临床禁忌,在安全的情况下,应该尽早实施腰穿脑脊液检查。绝对禁忌症(不推荐腰椎穿刺)颅内压增高迹象(视乳头水肿)穿刺部位皮肤感染颅脑CT或MRI有梗阻性脑积水、脑水肿和脑疝的表现相对禁忌症(建议腰椎穿刺前做适当的检查和处理)低血压(收缩压<100mmHg,舒张压<60mmHg):病人应先稳定血压凝血功能障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计数<50×106,应用华法林治疗):应先适当的纠正存在局灶的神经症状或体征,尤其是怀疑后颅窝病变癫痫发作疑似细菌性脑膜炎腰椎穿刺禁忌症治疗顺利的细菌性脑膜炎,按足疗程治疗,一般不需要进行脑脊液的复查。而下列情况需要反复脑脊液检查:临床治疗反应不佳而原因不明;治疗不彻底;诊断不完全肯定;同时接受万古霉素和地塞米松治疗;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脑膜炎合并脑脊液分流和需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从脑脊液的诊断价值来说,CFS细菌培养阳性是确诊化脑的金标准,但脑脊液的常规、生化检查结果不能作为判断细菌存在及多寡的指标,同样也不是决定化脑患者抗生素疗程的主要参数。CSF糖含量的高低取决于:①血糖的高低;②血脑屏障的渗透性;③脑脊液中糖的酵解程度。脑脊液中葡萄糖降低主要是由于病原菌或破坏的细胞释出葡萄糖分解酶使糖无氧酵解增加;或是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紊乱,使血糖向脑脊液转送障碍,导致脑脊液中糖降低。糖低,并非一定为病原体消耗,也可能是强炎症反应及其代谢紊乱的结果。CSF蛋白主要来自:①炎症递质导致的脑血管或脉络丛通透性增加有关,增加的程度通常和炎症反应呈正相关;②细胞溶解,使脑脊液蛋白含量升高;③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蛋白进入脑脊液中;④鞘内合成;⑤其他,如各种原因导致脑脊液回流减少而引起脑脊液中蛋白含...